再回到剧作本身,《王牌部队》还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如果不在乎逻辑跟演技,它起码对观众起到了军事科普作用,观众在疑问之余,也会主动分析主角团行为,搜集相关军事知识。
只是当戏外的操作过多时,已经严重影响到电视剧本身。
03 正剧来救流量明星,真的想多了
今年有个神奇的现象,很多偶像明星都来演正剧了。
在《扫黑风暴》《叛逆者》《乔家的儿女》等电视剧中,只要电视剧口碑不错,演员表现得好,明星口碑也会直线上升。
以流量剧《镇魂》成名的白宇,此后参演《沉默的真相》《山海情》《乔家的儿女》,顺利清洗观众对偶像的偏见,转型为实力演员。
现阶段流量偶像纷纷曝出丑闻,不断被观众抵制的当下,白宇是突出的个例,他相当于一种信号,指明了偶像参演正剧的可行性。
然而,成功无法复制。
即使娱乐圈靠运气的成分多,运气的前提也得是实力。
这种实力就要求,电视剧本身从制作到道具都要精良,演员的表现也不能太拉胯,观众能从屏幕上看到每一处细节。
可以理解,黄景瑜肖战钟楚曦,出演《王牌部队》也是想证明自身实力。
可是以其他正剧为对比,我们从《王牌部队》中看到的,只是遗憾。
一个遗憾是,剧情牵强附会造成的种种 BUG。
当观众冲着宣传的热血战斗点击收看时,却看到了前两集让人迷惑的感情戏,让人实在无法入戏。
哪怕挺过了前几集,人们也会被剧情的发展逗笑,主角团的成长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在军队训练过程中,除了违纪就是违纪。
编剧对军队生活的刻画过于想象化,就好像军旅只是一种工具,它必须为了主角团的感情服务。
另一个遗憾是大制作背后巨大的空洞。
你以为《王牌部队》是正剧,结果挂羊头卖狗肉,你以为李云龙能拯救这部剧,可几个老戏骨,在几集中只出场十分钟。
剧中流露的情感,都是说教式的,男女演员们都在刻意地表现信念感,张口就是一句 " 当兵是我的命 "。
在没有剧情支撑的情况下,剧里说着蹩脚样板的台词,只会让观众满脸疑惑。
再加上戏外的粉丝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式的战斗,只会削减观众对电视剧的好感。
最大的遗憾,是《王牌部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从创作阵容、拍摄水准,到宣发水平来看,这部剧都是大制作、大投入。
然而没人弄明白,剧情才是最重要的核心,导致雷声大雨点小,电视剧拍成了正剧不正剧,偶像剧不偶像剧的四不像。
结果电视剧好评不够,控评来凑,演员没得到锻炼,达到了双输的结局。
我们更期待的,起码是剧情没有犯常识错误的军旅剧,而不是带着阿宝色滤镜,主角参军像是郊游,战斗像闹剧的电视剧。
说到底,还是可惜了李幼斌一众老戏骨,拍一部军旅题材的偶像剧,也是难为他们了。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