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岁了还能如此惹人怜爱,
搁谁谁不愿意啊。
所以这哪里是塌房呀,
这明明就是起高楼好不好?
05
我为什么要写王冰冰这事呢?
我当然不是为了抨击男人。
有人把王冰冰这事往 " 性别对立 " 上扯,
我觉得把这事搞成 " 男女对立 " 特没意思,
因为这种事并不仅仅发生在男人身上,
也发生在女人身上,
举一个例子吧,
去前年的时候,
有媒体曝光王源和丁真抽烟。
其实抽烟再正常不过了,
抽烟的中国人数不胜数,
但很多人就是无法接受王源和丁真抽烟,
" 你那么单纯,怎么能抽烟呢?"
" 你那么无邪,怎么能抽烟呢?"
我之所以要写王冰冰这个事情,
就是想说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我们对于公众人物,
都抱有一种虚假的期望。
就是我们会把自己对他们的虚假想象,
投射到这个人物的身上,
认为他们是绝对完美的。
但是有一天,
当我们爬上高墙,
发现他们不是那么完美时,
就特别容易生出一种上当感,
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于是我们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但我们似乎忘记了一点,
这面高墙本来就是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过一句话:
" 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
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
凡是让他们幻灭的,
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这句话完全就是中国粉丝追星的写照。
前者如吴亦凡,后者如王冰冰。
06
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吧,
保罗 · 约翰逊写的《知识分子》。
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
就是他描写的是多位大师的私生活,
揭露了他们私生活中的种种阴暗面。
比如卢梭,
这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这个写了《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的大师,
竟然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其情妇华伦夫人,
曾救援过他四次,
但当华伦夫人落魄时,
他却对之置之不理,
任凭其贫病而死。
卢梭自称 " 没有一个父亲会比我更加慈爱 ",
但他的 5 个孩子刚落地,
就被他先后打包送去了孤儿院,
他还大言不惭地为自己辩解:
" 我其实挺爱孩子的,
不是我不想养,主要是我没钱,
为了他们好,还是送给国家吧。"
比如托尔斯泰,
这个写过《战争与和平》的文学家,
这个写过《安娜 · 卡列尼娜》的爱情大师,
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大渣男,
他一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酗酒、赌博、嫖妓,
甚至还跟他父亲的女奴生了一个孩子。
他光顾过的妓女,
比《安娜 • 卡列尼娜》的页数还多。
托尔斯泰有三个哥哥,
但托尔斯泰对他们非常冷漠,
在他们临终时也不去看一下。
他对他的妻子也一样,
妻子为他生了 12 个孩子,
因为不断地怀孕和流产,
妻子的身体彻底垮了,
他却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 再没有比有一个多病的妻子更糟糕的事情了。"
…………
看完这本书之后,
我就想起了尼采的一句话:
人是善恶同体的兽。
每个人的私生活,
其实都有很多灰色的部分,
以及经常闪过的恶念,
哪怕即便伟大如孔子、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