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同事很显然是想坐山观虎斗,让陈珊和李玉捉对厮杀,但问题就出在太 " 显然 " 了,这个角色 " 坏 " 得如此跃然于荧幕之上,也是有点侮辱观众的智商了。
而在陈珊真的开始和李玉抢客户之后,陈珊的一个忠心下属竟打入敌人内部玩起了无间道,而为了揭穿李玉的真面目,还得靠陈珊的老公在高铁上玩真心话大冒险。
你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一定有许多问号,相信我,看到这样的剧情时,我心里的问号比你只多不少。
幼稚的桥段多,巧合更多。
第一集中,在孩子疑似食物中毒的情况下,陈珊也得考虑到自己的工作,要赶时间去机场见到林庆昆。
因为,编剧所刻画的陈珊和李玉的竞争方式,第一个回合竟然是比谁先到机场见到林庆昆。
比的不是业务能力,而是谁速度更快。
陈珊赶时间的路上出了车祸,但她还是遇到了林庆昆。
为什么?因为她撞的就是林庆昆的车。
这真是巧他妈遇上巧媳妇了,巧上加巧,吃铁丝拉出了笊篱,真会编。
这还不算什么,后几集剧情逐渐发展,李玉凭借与需要上市的零食公司老板的校友关系占得了先机,已经在和林庆昆他们开会了,陈珊则被拒之门外。
怎么办?陈珊的解决办法是翻墙闯入会场,再陈述自己的意见。
这一招之简单粗暴,令我不禁佩服编剧创作之果决。
但更绝的还在后面。
陈珊的老公孙磊并不想让陈珊帮这家零食公司上市,因为这家公司的零食造成了儿童食物中毒事件。
于是,孙磊在得知陈珊翻墙闯入了会场之后,他也翻墙闯了进去,当着众人的面要把陈珊带走,不准自己的老婆帮黑心公司上市。
任何一个观众都可以将自己代入陈珊,设想一下此场景的尴尬。
而任何一家公司,恐怕都不会允许自己在开重要会议时两次被人翻墙闯入而中断吧?
但尽管陈珊做事不守规矩,说话没有情商,林庆昆还是决定选择和陈珊合作,因为她业务能力强,林庆昆觉得陈珊能帮助他解决问题。
说实话,虽然编剧用了大量笔墨来展现陈珊业务能力之强,但我看在眼里,更多的还是主角光环。
陈珊在整个事件中最大的作用,是发现了涉及食物中毒的零食包装袋上存在破损,于是觉得可以把零食公司的责任推给物流公司,而这一点最多能说明她视力很好以及运气不错,脑筋转的快,和作为律师的业务能力并没有特别紧密的关联。
事实上,作为律师,陈珊应该做的工作是上市辅导,而非危机公关,在一场 IPO 中,律所也不会像剧中对券商那么跪舔。
最奇怪的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零食公司的法律顾问本应该是重要角色,却只是零星出现在台词里,并未现身。
《完美伴侣》所呈现的是,把律师这个职业换成公关或者咨询,似乎依然成立。
编剧显然并不了解律师和投行的具体运作细节,没做研究,只能由着自己的想法在编。
而职业剧如果在职业上没下太多功夫,就只会剩下浅白的勾心斗角和无趣的道德争论。
剧中,编剧为了展现对律师职业的思辨,加入了陈珊陷入道德困境的桥段。零食公司可能是黑心公司,但帮零食公司上市是陈珊的工作,她的选择受到丈夫的影响,也经受着自己内心的拷问。
这似乎很有深度,但类似的话题,在影视剧中早就被拍滥了,观众再看到,只会觉得无趣。
更何况,陈珊一边拿着钱办着事帮人家免责帮人家上市,一边给零食公司老板说 " 如果有食品安全问题,我一定会加倍督查 ",一副 ICAC 的派头,实在是有点为了凸显人设装过头了。
看着陈珊和林庆昆为了 " 道德 " 与 " 职业 " 展开小学生一样的争辩,就更可笑了。
一个说对方最不负责任最差劲,另一个就回怼说对方最无耻最龌龊,一个放狠话说要把对方赶出证券市场,另一个就恶狠狠地威胁对方说看是谁把谁赶出证券市场,如此中二的对白,晋江的霸道总裁文都不稀得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