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帝评价," 不仅保持着原曲的硬朗与空旷,同时还增添出了一股眼里且粗粝的工业气质。"
刘宪华是真的在 " 玩 " 音乐。没有伙伴也没关系,他一个人就可以是一支乐队。
用全能、专业、热忱三个词来形容玩音乐的刘宪华应该很准确。
不同于之前参加的一系列生活类国综,刘宪华在音综里真的有投入自己 100% 的用心,他完全沉迷在音乐中。
重点是整个人非常自信,你能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沉浸、快乐、幸福、热爱和激情。
刘宪华不少出圈的表演都是他玩转 " 乐器 ",其实他唱抒情曲更是超级戳我。
第一次 get 到他唱慢歌,是看韩剧《当你沉睡时》,其中一首 ost,《It ’ s you》 他自己写的,我单曲循环。
他的声线,清新中带点沙哑,颤音深情,尾音性感,又带点奶奶的感觉,情绪渲染力很强。
吃过够多的亏,近两年刘宪华慢慢地放弃淡化中韩大热综艺,越来越回归到 " 音乐 ",说实话,路人粉有被欣慰到。
他在油管的自制节目《一起 henry》、《下班 henry》都给我去看(B 站有),形式特别简单,就是邀请身边的朋友和他一起合唱、搞创作,然后用一个镜头记录下来,非常治愈。
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向大家展示自己最本真的样子,比费力讨好谁谁谁可圈粉多了。
3.
希望娱乐圈的各位都能明白,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会更有魅力啊。
观众被 " 加油鹿小葵 "," 蚂蚁竞走十年了 " 荼毒太深,太久。表情包像病毒一样传播,所有观众属实已经对她的演技 ptsd 了。
久而久之大家恐怕已经忘记《北京爱情故事》里那个拉大提琴的欧阳娜娜也曾发过光。
6 岁跟着台湾大提琴名师廖美英启蒙;10 岁举办第一场慈善音乐会并出版第一本书《家有友友娜》;11 岁以大提琴摘得全台湾音乐比赛第一名;12 岁起每年都举办大提琴独奏会并场场爆满,同年考取全美最顶尖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大提琴学生 ……
欧阳娜娜拉琴,确实讨人喜欢。
作为外行人看她的演奏,什么水平不敢贸然评价,但她安安静静专注地拉着琴,的确能让人 get 到大提琴音色的美妙,配合她的情绪和造型,真的像一幅画一样。
傅娟曾在节目中说,她与丈夫都没有音乐细胞,自己从没想过家里会出一位做古典音乐的人," 欧阳娜娜是我们全家最坐得住的人,有耐心,愿意一直练琴。"
记者曾问过欧阳娜娜有没有想过放弃,她只说," 没有它我会死。只要还有一个听众,我都会把大提琴拉下去,而这最后一个听众,永远会是我自己。"
比起执着得去演戏,欧阳娜娜对大提琴的情感, 倒更能让观众感受到一个少女身上的炽热和真诚。
同理的还有刘浩存。
即使在 "《一秒钟》谋女郎特辑 " 中,张艺谋将当初对巩俐和周冬雨的赞美,毫无保留地送给了刘浩存," 老天爷赏饭吃,就是这块料。"" 非常有天赋,哭戏一流。" 在大部分观众眼中,刘浩存过于稚嫩的表演风格依旧是这部电影的 " 败笔 "。
反而是她为电影主题曲 MV 表演的一段舞蹈,口碑还不错。
" 演戏只感受到傻气,搞自己本身的专业才感受到灵气。" 是不少观众对这两名小女生的评价。
也许人人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才有一种无人能敌的气场跟动人的氛围,而拼命跟自己的短板较劲,得到的结果,自然会不那么尽人意。
选择大于努力,清醒一点,是不是路也会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