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欲,在金钱名利的牵扯下,豪门之间的恩怨和人性显得更为戏剧和无法想象。
过去的豪门剧现在再看或许是有点俗套,但在热播的那个年代,绝对刷新了不少观众对于豪门生活的三观。
豪门家的一举一动,出了事第二天都可以成为娱乐版报的头条。
但现在的环境,大家对豪门的新闻关心度显然是降低了。
现实分分钟比电视剧还精彩。
更重要的是,过去的豪门设定,观众不会觉得有很大的时代割裂感。
1999 年,TVB 推出《创世纪》系列,以香港过去三十年地产界的风云变幻为背景,结合金融危机,讲述三个白手起家的好兄弟的创业故事和恩怨情仇。
投资高达 1.5 亿,至今在豆瓣仍有 9.0 的评分。
很贴地气的是,地产领域一直是香港人甚至其他城市居民的困扰和压力。
三兄弟白手起家,剧中的他们没有明确的是非黑白,好人因为利益变坏人,但坏人也可以良心觉悟成为好人。
商战部分也是环环相扣,有专业性,显示出家族的庞大与屹立不倒是有根基的存在。
而人物无论是正派或反派,他们的转化是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人物铺垫,而不是突出一个" 性情大变 "。
1992 年的《大时代》,以金融股票为背景,同样牵涉香港过去三十年的变迁。
里面郑少秋饰演的丁蟹更是 TVB 港剧中最经典的角色,甚至出现了一种效应叫" 丁蟹效应 "。
冷知识科普:由郑少秋主演过的电视剧,恒生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丁蟹身上有好人的道义,但也同时存在着阴暗面的极端,于是他成为了剧中的大反派,万恶之源。
哪怕是卖鲍鱼、卖月饼、卖奶茶的《溏心风暴》亦是如此,虽然不是金融行业,但在有具体的行业背景支撑下,他们的家族故事显得更加立体。
而《家族荣耀》的马氏虽然是靠卖茶叶起家,但又没有太详细去描绘家族的背景。
甚至开会时一提及相对有专业性的内容,就变成了背景音乐 + 讲解消音的呈现。
这码头上盖的项目,从第 1 集盖到 20 集,也不知道盖到了什么,一直在谈融资注资。
豪门公式来来去去确实就这么多,但过往的人物角色还是突出改变人生,想要奋斗出奇迹的香港精神。
但如今的豪门争斗戏几乎呈现不出那种精气神,商战上缺少逻辑,恩怨情仇又显得俗套。
甚至只剩下被观众一眼看穿的剧情走向和被喷土俗的豪门生活,还有狗血的反转。
一边用着过往的旧叙事,一边放着真正的时代故事不讲。
这恐怕才是让人感到最唏嘘和变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