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无所谓,但文章听不了。
他说," 我一大老爷们的尊严没了 "," 我必须站起来,唑定了口水骂街。"
你看,虽然文章后来看起来很愿意做马伊琍身后的 " 小男人 ",但其实,他心里对有些东西是介意的。
马伊琍总是安慰他:" 只要咱俩过得好,你管别人说什么呢。"
这是马伊琍和文章的差别。
文章在乎小事,计较表面的东西。
而马伊琍看问题更透彻,更能抓到根本。
2008 年,文章与马伊琍奉子成婚。
马伊琍对婚礼没兴趣,所以俩人也没办什么仪式,只草草领了个证。
马伊琍后来说,领证那天,两人在分头拍戏。
她跟导演请假,导演不同意。
她只好说是去领结婚证,这才被准了俩小时的假。
俩人穿着军大衣跑去民政局,一句废话没说,签了字就赶紧各自跑回去接着拍戏。
婚后,马伊琍一直默默为文章铺路,帮他争取好资源。
文章演技很好,但演艺圈其实特别看人脉。
有人带和没人带,是天壤之别。
马伊琍比文章红,更比文章有头脑、会做人。
出道这些年,她不只积累了作品,更攒了很多关系。
她为文章搭线,推荐给旧相识导演杜玉明,才有了《雪豹》;
她把文章介绍给男闺蜜滕华涛,才有了《蜗居》、《裸婚时代》。
文章也真争气,每部戏都完成得很出色。
他的戏路越来越广,也参演了很多大电影,比如与影帝李连杰合作的《海洋天堂》。
李连杰很欣赏文章,喜欢到认他为干儿子,私下里还常常叫他巨星,甚至甘愿当绿叶,在《白蛇传说》、《不二侦探》中力捧文章。
周星驰也视文章为未来 " 喜剧之王 "。
在合作《西游降魔篇》时,星爷就对玄奘选角表态:" 要选最好的,要选文章 "。
那是文章人生中最得意的几年。
二十多岁,红得发紫,作品拍一部火一部,拿奖拿到手软——白玉兰奖、华表奖、金鹰奖 …… 这些演员的终极梦想,他好像随手就摘到了。
连文章自己都感叹:" 我真的是顺极了。"
只是爆红之下,文章渐渐暴露了他的 " 小 "。
关于他的的负面渐渐多了起来—— " 脾气爆 "" 耍大牌 "" 不尊重工作人员 "……
据说有次因为工作人员的一点小失误,他大发雷霆,抄起椅子满场追工作人员,还破口大骂:" 我这戏要是黄了,我杀你全家!"
还有,据说宣传《失恋三十三天》时,文章要求喝星巴克的美式咖啡,水果只吃星巴克的水果拼盘,否则拒绝出席活动。
也有记者说,文章自称腰不好,躺着接受采访,还一边聊天一边抽烟,不时回信息、接电话。
30 分钟的专访被他压缩到 10 分钟,回答问题带搭不理,都不正眼瞧记者。
他被告知屋内不能吸烟时,会直接把烟头掐到了沙发上 ……
过去有个词,叫 " 狷(juàn)狂 ",是说一个人胸襟狭窄,性情急躁,纵情任性,放荡骄恣。
感觉很适合那时候的文章。
有的人就是这样,格局不够,性情不稳。
在低微处时,弱者心态会让他收敛、谦卑、努力讨好强者,然后他就会走得比较顺。
而一旦走到高处,他就张扬狂妄起来,看不起低于他的人,释放出 " 小人得志 " 的一面。
而这种狂妄,又会让他很快跌下去。
这就叫"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