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杰本人的努力和成绩,却一直被故意抹掉。
对张杰来说,这无异于釜底抽薪,把他的精神盔甲彻底摧毁。
于是,面对网友的调侃嘲讽,张杰一度开始自我否定。
2016 年他的微博小号被曝光,个性签名是:
「谁都不要找到我」。
一连几年,张杰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号中记录下了自己内心的挣扎、自卑——
曾经一段时间很讨厌自己
现在也没有喜欢到哪里去
我需要发泄……
何炅也曾在《快乐大本营》提到,张杰一度觉得自己配不上谢娜。
后来张杰似是走出来了,他尝试打开自己。
曾经那个床头放着《别让不会说话害了你》的张杰,变得更加 " 会说话 "。
他在微博夸自己的手好看,疯狂艾特好友围观。
转发关于自己的新闻,并臭屁地夸自己 " 太帅了 "。
还给自己起外号:小嫩仔、小正太。
《向往的生活》中,刘宪华教他劈柴,他一言不合就尬舞。
在大家插秧劳动了一天非常累的时候,他问大家明早有没有人一起跑步。
第二天跑完步之后,还高歌一曲把大家叫醒……
冷场也没有阻挡张杰的热情,曾经不爱说话的内向男孩,不知不觉成了一个爱讲冷笑话的话痨。
他给刘宪华解释 " 枸杞 " 是 " 勾起你的回忆 "。
看到跃出水面的鱼,就要说一句流言 " 飞鱼 "。
在所有节目里,他都不遗余力地表现自己。
《歌手》中,用一首尴尬的 RAP 表明自己并不在乎被嘲讽 " 土 "、" 借老婆的裙带上位 ",而是只想好好唱歌。
是的,他又用力过猛了。
外人看来他自恋、人设崩塌……
但对一路在批评声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或许这「用力」是唯一的武器。
一如他被雪藏的那些年里,他始终贯彻的那般——
「在没有能力不知道怎么去做的时候,我只能用硬的方式。」
用力调节状态、用力证明自己,甚至用力假装自己不在意。
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勇气和自卑对抗。
卸下盔甲
现在的张杰,肉眼可见地松弛了。
他卸下了过去的沉重的盔甲。
但回望张杰这一路,她姐始终不忍苛责曾经紧绷的、拧巴的张杰。
因为这种紧绷、拧巴和对抗,太常见了。
只不过,他过去很长时间无法拿捏好那个 " 度 ",总会有那么一点 "Too Much"(使劲儿)。
又只不过,这整个过程,他是在所有人的目睹下完成的。
但张杰的难得之处在于——
他在挣脱在对抗,但他始终在他梦想的领域,辗转、折腾、自我拷问。
始终没有试图跳出那个大的框架。
即,歌手的身份。
出道 17 年,张杰选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
好好唱歌。
尤其在跨界最盛行的这几年,到处都是歌手 + 演员 + 主持人 + 运动员的复合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