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小帆接到了团购平台爆券优品的探店合作,邀请她去体验商家的套餐,拍摄探店视频为商家带货。由于拍摄时小帆用的是手机拍摄,商家质疑她没用单反、打光等设备," 可能是来骗吃骗喝的 ",于是拦住小帆让她自己买单。
想办法离开后,小帆联系爆券优品解决,却得到平台的冷处理。一周后小帆联系了上百个探店达人,一起在抖音的官方群里抵制该平台,才最终得到了一封道歉信和 1000 元误工费。
本应是互惠互利,为何达人和商家的关系如今变得这么紧张?
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在抖音等平台的扶持下,探店达人数量激增,由于入行门槛低,达人们的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不少人借由探店的名义去门店吃霸王餐,造成了商家对于探店达人的不信任。
另一方面,第三方平台跟商家和达人的合作方式是,在邀请商家入驻平台时,平台会承诺给商家引流,也就是邀请探店达人去门店体验。
一种模式是达人在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发布种草视频或图文,平台给达人一口价的车马费,另一种是达人在抖音上架团购链接,用户购买链接核销后,以佣金的形式返给达人。
粉丝多的达人,大都是内容向达人,他们的视频主要靠讲解餐品和描述口感达到种草效果,吸引到的粉丝也是 " 美食型 " 粉丝。相对于价格,这些粉丝更在乎的是这家店好不好吃。这类达人的报价相对较高,并且让做内容的账号来带货团购链接,效果无法保证。
" 我在抖音有 20 万粉,拍摄一次的报价至少 3000 起,而商家也会有心理期待,比如至少要求核销 100 单,如果没达到,商家对达人和平台的不满情绪就会逐渐积累。" 一位探店达人说。
而一些粉丝量少的新达人,尽管单次成本低。但是这些达人没有粉丝基础,带货效果更差,平台就会选择 " 走量 "。一批一批的达人吃完套餐,商家流量却没得到明显提升," 探店达人 " 这个称呼,开始跟 " 吃霸王餐 " 划上等号。
" 刚开始平台跟我们商量套餐的时候,说价格定得低一点,平台会找达人引流,我们不用花额外的钱,提供一份免费套餐就可以。这样就算利润低,量大了也能挣到钱。后来平台确实找了很多人来吃饭拍视频,但是套餐卖得也一般,夸张点说,可能还不够回本的。" 一位商家说。
商家、达人、平台陷入恶性循环,造成这样的局面,归根结底是因为成本太高和利润太低。商家需要提供套餐,达人的出行、拍摄、后期都是成本。
因此,一些 MCN 机构开始转变思路,让达人们 " 在家探店 "。
一位 MCN 机构负责人解释,所谓在家探店,就是由 MCN 机构派摄影师去商家拍摄大量素材,并上传到云端,达人们只需从中挑选素材进行二创。在探店文案上,机构也会提供模版,把脚本创作变成填空题。
" 机构孵化达人抽达人的带货佣金,我认为这是最大的一个坑,其实达人的带货佣金本身是不多的,所以光抽达人的带货佣金其实是养活不了公司的。" 这位 MCN 机构负责人说,
最近多个平台都出现结款困难,正是病症的凸显。活下去,再发展,成为本地生活平台们最紧要的课题。
" 红利期 " 过后,服务商会不会成为抖快的 " 弃子 "?
跟抖音、快手这些平台合作,固然短期内可以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收益,但是可以想见,未来抖音、快手是要自己做本地生活业务的。
通过第三方平台邀请商家入驻后,下一步就是把商家发展成自己的直营商家,而第三方平台就成为了 " 弃子 ",到了这时,这些平台该如何生存下去?
联联周边游副总裁张知晓认为,相对于依赖抖音、快手这些公域平台,私域流量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太过依赖公域,会影响品牌的独立性。
联联周边游成立于 2017 年,从一开始,联联就以微信端作为出发点,通过私域流量进行传播,增强用户黏性。
在当时,本地生活市场几乎已经被美团、大众点评、口碑等几大巨头占据,之所以能抢到用户,跟联联的 " 低价路线 " 有很大关系。同一家店的双人套餐,在美团上的售价是 221,而在联联小程序上仅售 11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