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暗地里跟自己叫着劲。
后来他接的角色,往往都与他本身的气质相差甚远。
越是南辕北辙,越是勾起他的挑战欲。
哪怕有些角色不是一番,他也甘愿做配。
于是我们看到了《让子弹飞》里的反派胡万。
在姜文粗犷的镜头语言里,掩埋掉他的忧郁和精致。
心狠手辣,气焰嚣张。
抽疯一样指着人骂:" 你不是欺负老实人么!"
还有《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里的疯魔神医。
胡子一贴,六亲不认。
很多人看完一遍电影下来,都在问:" 陈坤在哪里?"
一次不过瘾,越玩越疯癫。
接下来,他又盯上了以丑著称的神话人物:钟馗。
在《钟馗伏魔:雪妖魔灵》里,他再次蓄起大胡子,变成糙大汉。
《寻龙诀》里的摸金校尉胡八一也是。
贫嘴、硬汉、痞气。
更别说《火锅英雄》里的刘波。
他操着一口硬气的重庆话,被人按在地上打。
脸肿到快要认不出他原本的样子。
总之就是怎么毁形象怎么来。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场逃离。
一场无声的、属于他一个人的逃离。
他要逃离的是名为 " 陈坤式美男 " 的标签。
但人越是逃离,越代表这个坎过不去,内心也就越不平静。
好在他每年坚持行走西藏,用这样的方式自我检讨。
" 逃离其实是一个非常幼稚的理解方式。"
问题从来不是长相,而是自己。
因为不安于美貌带来的现状,所以拼命逃离现在讨厌的环境。
殊不知,下一个环境自己又会否喜欢。
如果不改变心态,不过是从一个幻象去到另一个幻象。
从一个陷阱掉入下一个陷阱。
享受当下,接纳自己。
这是一门功课。
这门课,陈坤修了二十余年。
如今的他,终于跟自己的外貌和解。
已经学会了松弛地开玩笑。
记者问他,看见别人转型当导演,自己有没有考虑过?
他回答:" 我还是守住我的颜值比较好,每个人的长项是不一样的。"
他也毫不忌讳有关颜值的话题。
别人问他,更看重自己员工的颜值还是能力?
他回答,都看中。
还解释出了一套理论:颜值高的人说明他精神状态好。
他选择角色,也不再刻意地和自己背道而驰。
《侍神令》里的晴明,颇有早年《画皮》的俊秀。
《天盛长歌》里的宁弈,被网友吹捧是盛世美颜。
" 容貌似人间斑斓美景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