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7 年,9 岁的武汉男孩朱一龙跟艺校去朝鲜参观,爸爸担心他太小不会保管钱,就给他买了一条带拉链暗兜的内裤,往里面塞了几百块 ……
不料,待到回国,朱一龙只花了十多块钱,买的都是按摩捶、纪念币和小瓷老虎等纪念品,当做礼物送给家人。
读小学时," 天生丽质 " 的朱一龙就被老师选中,和另外两个小朋友表演《三个和尚》的短剧故事。
为此,妈妈专门用丝袜给他剪了一个头套,做出光头的效果。朱一龙顶着头套,不仅在学校里表演,还在校外其他单位表演。那时,朱一龙只觉得表演好玩,有很多人看,但他实际对表演兴趣并不大。
朱一龙最喜欢的是打篮球和潜水,高中时,他最初在武汉十四中,后来转入华师一附中,身高窜到了 1 米 8,打篮球很有优势。但妈妈一直有一个演员梦,觉得儿子长这么帅不去当明星,岂不是太可惜了。
2006 年,18 岁的朱一龙在妈妈支持下,上了 3 个月的艺考培训班,转身就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时,朱一龙表演了一段 " 剑道 ",结果出现了一点小失误。
但这并没有影响朱一龙发挥。那年北电表演系只招了 19 名学生,普通高中应届生朱一龙,就在其中。
曾带出赵薇、黄晓明的班主任崔新琴说,朱一龙虽然是白纸一张,但很有潜力。
上解放天性课时,老师让学生扮丑,只要同学觉得够丑,就算过关。很快,同学们都过关下台,最后台上只剩下朱一龙。
因为他只会扮鬼脸。同学们心疼他,纷纷说够丑了,朱一龙才算过关。
从普通中学进入表演系,朱一龙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害羞。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表演,他觉得很难。
关键时刻,还是老师拉了他一把。
二、
崔新琴看出朱一龙不够自信,就在第一次期中考试时,给了他一个非常高的分数。
这个分数极大地鼓励了朱一龙,也让他更有勇气去表达自己,投入到角色中。
为了能演好人物角色,朱一龙和同学经常出去观察生活,菜市场、超市、公交车站 …… 专找人多的地方,留意形形色色的人物状态。刚开始他还找不准需要观察的点,常常使出的是拙劲儿。
有一次,朱一龙表演 " 卖烤红薯的人 "。为了真实,他把整个烤红薯大桶租下来,找人抬进教室,老师和同学都看呆了 ……
朱一龙就盯着这个大桶,目不转睛地看了一会儿说:" 老师,我的节目表演完了。"
崔新琴很无语,对他说:" 这不是卖烤红薯的人,而是看烤红薯的人 "。不过无语归无语,作为老师,崔新琴对朱一龙认真踏实的态度还是肯定的。
还有一次,老师让学生进行无实物表演,要求自己设定剧情,不能说话,只有动作,但要让别人明白你表演的是什么。
轮到朱一龙上台,他抬起双手,坐在那里假装手里拿了 2 个冰淇淋,看样子是在约会,等一个女孩。等了一会儿,他发现手中的 " 冰淇淋 " 快要化了,就凑上去轻轻舔了几下,很纯情的样子 ……
同班的女生有没有心动不知道,倒是他的男同学彭冠英当时挺心动的。
大三排完毕业大戏后,朱一龙开始跑剧组接戏。他演过只有一句台词的龙套,也演过拍摄周期只有 10 天、在午夜播出的数字电影。
如《再生缘》《抢来的新娘》《血色深宅》《血玉咒》等,都是朱一龙初出茅庐时参演的影视作品。
后来还有《绝密使命》《宋朝灰姑娘》《刺妃》《白狐仙》《朵儿的战争》《绅士大盗》《鬼门关》《猎野人》,等等。演的倒是不少,但都没激起什么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