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后,欧阳懿来江德福(郭涛饰)家吃饭,曾经故意叫他 " 老欧 " 的江德福,为了照顾他的情绪,一直唤他 " 欧阳 "。
喝得酩酊大醉的刘奕君却突然爆发,心口不一地说道,干嘛叫欧阳,我叫老欧!
但当媳妇安欣也叫他老欧时,刘奕君却低头沉默了,接着失了魂似的,一点一点将多年的委屈倾泻出来。哭得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 你也看不起我了?你也开始作践我了?"
" 我是欧阳懿啊,不是老欧,我叫欧阳懿 ......"
《父母爱情》片段
感情之充沛,直接让孔笙导演看监视器时,落下了泪。
拍摄完后,刘奕君重看了那场戏,也哭了。
跌跌撞撞在演艺圈打拼近 20 年,他从未有一个被记住的角色。2000 年凭借《生死兄弟情》获得金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后的日子,他渐渐消沉,甚至传出," 刘奕君因一句话被封杀 10 年 " 的流言。
一直到《父母爱情》,一切委屈似乎随着泪水倾泻而出。
后来,在媒体采访时,和他合作过《琅琊榜》《伪装者》《外科风云》等电视剧的导演李雪说,刘奕君是那种比较老派的文艺工作者。
并不会主动向剧组提什么要求,但他会时时刻刻地提醒导演,自己还是想演好戏。
一个演员,怎样才能算演好了戏?
和刘奕君同剧组、因为在《开端》饰演 " 高压锅阿姨 " 而被观众惊呼演技太真不敢看的刘丹,近期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刚进《开端》剧组时,刘丹常穿着灰色戏服,目不斜视、直愣愣地走路,也不跟人打招呼,大家都有点怕她。
后来才知道,她不说话,只是为了尽量减少干扰,让自己进入 " 锅姨 " 的状态。
刘奕君也是一样,他沉浸角色的方法,首先是相信,其次是观察,几倍的工夫都下到了戏外。
他从小就爱和父亲一起看戏,喜欢看书,相信小说里的人物与情感都是真的,因此格外想要演好戏,进入超于现实的世界。
演戏近 30 年来,刘奕君几乎时时刻刻都在积累。
在剧组拍戏,收工得空,他就拿着地图、背包上路,把自己裹挟在日常的生活里。
他沿路观察路人的真实,比如迎面走来的男人今年多大了,大概是什么职业,孩子是儿子还是女儿,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神情 ……
看到有情侣拥抱,他也会代入他们,感受内心澎湃的情感,并珍藏在记忆中,作为表演素材。
几十年如一日对角色的钻研、代入和遐想,最后化为人生阅历,融进刘奕君演绎的角色当中,作为剧本的补充。
拍摄《伪装者》时便是如此。
刘奕君后来在采访中承认,自己让王天风呈现出极致状态的原因是过去 20 年的经历。
40 岁之前,刘奕君事业不顺,一直憋了口气地努力,他想发泄、想反抗,现实生活却没有一个出口,正压抑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这个反派角色,疯狂的感觉便随时都能掏出来。
《伪装者》剧照
刘奕君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是,把人物演活,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原本剧本上写的人物,都是他不甚熟悉的,但通过积累和准备,那个角色的面貌慢慢清晰,他能慢慢感受到对方的脉搏、呼吸和温度。
和角色有了灵魂共振后,戏就成了一半。
或许是得益于这种与角色的深度共鸣,在片场闭目养神的刘奕君,也格外 " 料事如神 "。
无论在哪,只要协调拍摄的工作人员念到他的名字,或者角色的名字,他都能敏锐地捕捉到,并告诉助理。
稍候片刻,就真的有人进来,请他去走戏。
一个好演员就是这样,非常的 " 灵 "。
评价人演技的好与坏,并不需要过多歌颂他是否在剧组里多 " 努力 ",那是表面的功力。
而是必须判断对方在大量训练与积累后。是否能精准地传递出人物细微的情感。
这才是深厚的内功。
刘奕君给人的感觉,就是可以直击人心。
演《远大前程》里三兄弟中最冷血的张万霖时,刘奕君选择了一种极端的表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