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盐财经 ,作者邹迪阳
▍盐财经
作者 | 邹迪阳
编辑 | 闰然
谢霆锋又刷屏了,这次靠的不单是颜值。
1 月 11 日晚,谢霆锋与荣获 "2021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的特步 CEO 丁水波同框,背后大屏上出现二人 20 年前的合影。正当网友感叹年至不惑的谢霆锋,容颜未见丝毫凋残时,丁总甩出爆料:谢霆锋代言了特步 20 年,且已在 2020 年 10 月 " 熬 " 成品牌股东。
若是按 1 月 18 日的收盘价计算,谢霆锋持股 15 个月来,浮盈 449%,净赚 5570 万港币,此番开挂似的赚钱能力,直叫人眼馋。
稍有涉猎投行的人,对此并不会意外,毕竟谢霆锋跻身创业家,并非一两天的事。
据天眼查,2016 年~2021 年,谢霆锋在内地已有 5 家关联公司:锋味船歌(深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锋味(深圳)贸易有限公司、锋味(天津)食品技术有限公司、锋蜜(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海南锋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业务涉及食品、贸易、影视、企管等多个领域。
深陷绯闻多年后,昔日香港娱乐圈的顶流,早已从舆论风暴抽身,为自己郑重盖上了新的标识—— " 隐形富豪 "。
在商业中摇滚
父亲是叱咤港圈的话题人物," 四哥 " 谢贤,母亲是第一任港姐冠军狄波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谢霆锋,打小便暴露在聚光灯下。
16 岁那年,签约香港知名的英皇娱乐后,他以歌手、演员的身份正式出道。在后来多家媒体的口径中,谢霆锋是为了替赌博和投资失败的父亲谢贤还债,才和英皇签下卖身契。
谢霆锋
此类小报噱头式的推论,显然忽略了人物内在的机动性。在艺能培训阶段,谢霆锋便以 " 难管教 " 著称。东家想复刻四大天王走红的路线,将其包装为唱跳歌手,他却只想专注在摇滚和创作上,并不顾全公司上下反对,以世纪末摇滚领军者的形象,炸沸了华语乐坛。
正是不受制于任何人的独立姿态,笃定而沉着的方向感,为其架设起了日后跨界的精神轴柱。
和其他年少成名、闷声搞事业的人不同,谢霆锋边忙着赚钱,边将目光放在了楼市上,他曾透露:" 从 19 岁开始,便把拍戏赚到的钱放在投资地产,只觉得砖头不会走。"
早期娱乐新闻对谢霆锋的报道
自此,他对房产领域的热情一发不可收,尤其在半山别墅区、中环摆花街投资了不少商铺。这些物业早年的价值动辄高达数亿港元,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足可媲美谢霆锋当时揽获的所有重量级奖项。
第一桶金有了,剩下的便是静观风向,物色放鱼饵最佳的蓝海。
2001 年,21 岁的谢霆锋发行了个人的第 11 张专辑《玉蝴蝶》,再次席卷各大榜单和颁奖礼。然而另边厢,同名主打歌的 MV 却陷入难产。
几经疏通,谢霆锋发现后期制作水准不达标,是 MV 无法面市的症结所在。当时香港本地做电影的后期制作公司,大都被外资垄断,即使投入不菲,也难达成预期的效果。
谢霆锋创办的公司 "PO 朝霆 "
向来死磕细节、对 MV 画面加工有着高要求的他,2003 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出早期炒楼所得,抵押房产,斥资 2738.8 万港元,在铜锣湾一间地下室创立了自己的后期公司,名为 "Post Production Office Limited"(简称 "PO",中文名 " 朝霆 ")。
这一年,刚好也是他演艺生涯受挫,重出江湖的时候。而半路出走创业,怎么看都是意气用事,包括母亲狄波拉在内,身边的许多人都咬定他没有 " 做生意的基因 "。
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他也确实栽了跟头,被卖特效制作机器的供应商骗走一大笔钱。好在,他很快找到了资历丰厚的杨文杰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后者曾在 Showreel 等业内顶尖的后期制作公司待过,不仅技术扎实,还颇具精准的市场眼光和判断力。
二人密切协作,在外界纷纭的嘘声中,依托 " 现场即时咨询 " 的服务机制和卓越技术设备,推动 PO 朝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 " 全数字化一站式 " 服务的后期制作公司,且从 2004 年开始盈利,创下了营收每年逾 40% 的复合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