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无疑是华语剧怒放之路上一座无法超越的里程碑。
快意武侠《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历史正说《少年天子》《乾隆王朝》,犯罪反黑《打黑风暴》《大江东去》,现代喜剧《粉红女郎》《炊事班的故事》…… 各类型剧前赴后继,交相辉映,内地影视欣欣向荣。
就是在这竞争最激烈的一年里,有一部剧脱颖而出上星央视黄金档,挤掉了原本要播的《走向共和》。
也是这部剧,打破了央视两年的最高收视纪录,平均 8% 的收视狂潮,引发了各省台紧随央视密集安排二轮复播——
《金粉世家》
《金粉世家》改编自 1927 年张恨水在《世界日报》连载的民国爱情小说,用现在的时髦设定来说,就是富家傲娇少爷遇上清纯文艺校花,从《怦然心动》斯人若彩虹走向《婚姻故事》一地鸡毛相看两厌。(ibe 看完也心痛的走向)
由盛转衰的家族脉络让《金粉世家》像是民国红楼梦,剧中刻画了不下十对男女的情感生活,再加之仆从和长幼纠葛,从头到尾充满了值得细究的两性关系和爱情哲学,很多观点放到现在都不过时。
金燕西(陈坤 饰)在家排行老七,集金家上下万千宠爱于一身。对待女性,金燕西有贾宝玉那种一视同仁的平等与怜惜,但更多的是挑逗、调情、和踩过界的浪子发言。
男主金燕西和女配白秀珠门当户对默认婚约,有几分像强行联姻的贾宝玉和薛宝钗;
不过金燕西和女主冷清秋并不似宝黛前世情缘青梅之交,两人是实打实的天降 cp,相逢纯属偶然。
两人的初遇梦幻而美丽:
夜晚四下无人的街道,穿着校服裙的少女回眸。风吹散纸页,也吹乱了金燕西的心。
23 岁的董洁把「冷」「清」「秋」这三个字演活了,麻花辫和波波头都透出闺秀风雅。导演李大为评价她在剧中的表现为 「出水芙蓉」。珠光宝气里长大的金燕西看到冷清秋第一眼,像是看到站在玛丽莲梦露和麦当娜旁边的王冰冰。
金燕西自小没受过欲望的苦,爱情于他更像是场捕猎。
面对心爱之人,他的追求大张旗鼓:派管家搜罗全京城的麻花辫女孩,假扮国文老师高调进女校,道歉都要用横幅让全城皆知。热情毫不掩饰,得不到誓不罢休。
在那个年代,如果没有金燕西单方面的屈尊跪舔,这场跨越阶级的花好月圆只能是场空谈。纵然自尊高傲如冷清秋,也很难不被少年人愈演愈烈的热诚打动,更何况这个少年还如陈坤般英俊。
资深文青以为婚姻就是爱情最好的归宿,但两人家世和对人生态度的差异不是一朝一夕能弥补,嫁入豪门反而成了她悲苦生活的开端。
首先是事业上的冲突。婚后,精神女权冷清秋奉行 " 废物才靠男人 " 的新世纪女性生存法则:赚稿费、去郊区做小学老师,反正不能闲下来。
不止为家庭分担压力,也是为自己找社会价值。
但婆婆一句 " 金家女人从不外出做事 " 就彻底否定了清秋。作为 " 七少奶奶 " 的她,只能像金燕西三个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的姐姐一样在家里清闲,被迫成为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