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女足待遇上来了,她们拼命训练、拼命打比赛的年薪最高也才200万,甚至还不如男足年薪较低队员的1/3……
更"惨烈"的、更让人无语凝噎的对比还有。
男足头顶天价冠名费、手握高薪、吃着海参、肚子里流的是肥油 ↓ (当然也有8块腹肌的难得自律队员)
女足队员兢兢业业地训练、拼死拼活地打比赛,随便撩起衣服都是一排腹肌 ↓
同样是面对对方的来球,即使已经比到了体力极限,女足姑娘王晓雪的选择依然是用身体挡球。这么大力道的射门,可以想一下打在身上会有多疼。
而我们男足队长吴曦的第一反应是:球来了→快躲→火速缩头。
一向不太关注体育的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有一句话形容得十分贴切:"男足就是原地打转,甚至往下出溜,一副吃饱喝足加躺平的妈宝赖相,绝了哈。"
这好像就跟流量明星演着烂片却拿着高片酬是一个道理,甚至已经到了"烂就是正常,好才是惊喜"的地步。
症结是什么?连我们这些不懂球的路人都知道,症结在于钱太好赚,唾手可得,不用努力就可以躺平享受一切荣华富贵,那谁还想努力啊?
如今女足的荣誉是姑娘们拼命换回来的,她们理应得到对等的、优渥的物质奖励,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用女足的成功去拉踩男足,就像王霜说的,不希望"仅仅是在女足胜利的时候,随手转发个朋友圈,然后再暗讽一下男足"。
我们最应该意识到的,是无需和谁比较,她们本身就很努力,就很优秀。
而这种努力和优秀需要我们看到,需要我们的关注,她们才更可能离"同工同酬"的理想近一些。
最后,分享一个破大防的笑话。
2019年就曾有网友支持女足拿高薪,当时有人反驳说:"女足收入世界第一,难道成绩也是世界第一吗?"
到了2021年,有人说我国男足水平最烂却待遇最好,此时又有人说了:"女足国家队的水平踢厉害点的校队都踢不过,女足收入可是比男足还不合理啊!"
笑死,原来亚洲杯冠军在一些人眼里,竟然连"厉害点的校队"都踢不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