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花花
要说这次冬奥会第一个出圈的要数靠着 " 唠嗑式 " 解说,成功让黄健翔成为捧哏的王濛。
2 月 5 日,中国短道速滑队以 0.016 秒之差战胜意大利队,拿下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首金,另一边演播室里的王濛直接从解说席上跳了起来高喊:" 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
这段不到 3 分钟的比赛,王濛的解说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刷屏,而她的解说搭档,一向以激情著称的黄健翔,在王濛身边成了一个出色的捧哏,日常就是," 我在旁边除了念名字和成绩以外就不用说什么了,因为她说什么都对!"
2 月 7 号的男子短道速滑 1000 米比赛里,王濛更是贡献了不少金句,让小将李文龙成功成为了 " 国民小儿子 ", 网友们都说:" 听着可带劲了!"" 请王濛焊死解说席。"
王濛也成功接下吴京的班,成为了本届冬奥会的表情包大户。作为这届冬奥会场外最忙的女人,王濛不仅在解说上表现优异,在《冬梦之约》《运动者联濛》等几档冰雪综艺里不改搞笑和犀利本色,还入驻抖音、B 站等平台,成了各个平台的流量密码。可以说濛主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处处都是濛主的传说。
" 濛言濛语 " 沉浸式解说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王濛的解说那就是:接地气。一般的传统解说,是跟观众描述一下 " 赛场上此时发生了什么 ",王濛则更像是 " 浓浓东北大碴子味口音的大姨跟我们聊聊隔壁村里的八卦 ",开启 " 濛言濛语 " 模式。
黄健翔在观赛过程中感慨," 最近韩国队的成绩没有前两年那么突出了 ",王濛马上就接了一句 " 是,那不都跑咱们这来了 ",韩国选手黄大宪上场的时候,王濛介绍到,这位选手是个有故事的人。(这波内涵懂得都懂)
随后,在韩国队选手不慎出现失误摔倒的一瞬间,王濛迅速表达了喜悦(bushi),敏锐地捕捉到 " 安贤洙点了一下头 ",还表示 " 让我们好好看看回放,看看韩国队是怎么摔倒的 "。
中国队被反超之后又反超回来,王濛放下心来,还忍不住感慨 " 这是跟我俩玩儿有惊无险呐 "。看见完美实施战术的李文龙,濛主更是不吝夸奖,直言这是个好孩子,尽全力保护对手,也不怕被别的国家记恨,让李文龙成功获得了 " 国民小儿子 " 的称号。
而且王濛一直关注短道速滑,对选手和规则如数家珍。听她介绍中国队员,像是在唠嗑她家大侄子,介绍的明明白白,不会忽略任何一个自家孩子,说到外国队员,像是在唠嗑隔壁村二狗子,连匈牙利选手刘少林的外号都知道,让观众也一整个爱住了。
最重要的是,王濛把规则讲解给拿捏住了。运动比赛大部分规则繁琐,尤其短道速滑,基本每场比赛都有判罚。我们这些观众通常看的云里雾里,这怎么就犯规了?这怎么就黄牌了?这怎么就又重新比赛了?王濛一出手,规则解释的明明白白,还都是用观众能听懂的语言,不少网友就感慨:" 这比赛看的,感觉我都能上去整两圈了 "。
王濛在解说的时候不仅带着观众的嘴,在看比赛的时候更是给了观众完美的沉浸感,希望各大平台可以给濛主一个 reaction 专属机位。这其中除了本身就颇具喜感的东北腔,更有意思的其实是王濛的肢体语言,用手舞足蹈来形容绝不为过。
中国队落后了她比观众还着急,中国队领先了,她也是让大家稳住,中国队冲金,她能比裁判先告诉观众结果,跟大家说:" 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 濛姐堪称解说届的 " 节奏大师 " 了。
濛主是怎样炼成的?
虽然王濛已经离开了短道速滑的赛场,但王濛这两个字从来都是短道速滑的一个传奇。
王濛 18 岁就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便拿下了短道速滑女子 500 米金牌;2010 年的温哥华冬奥会,王濛不仅蝉联了 500 米金牌,还在重感冒的情况下,获得女子 1000 米以及 3000 米接力的冠军。她到现在还是中国获得冬奥冠军最多的运动员,被认为是冰雪界的李宁。
北京冬奥会开始前,很多人已经在社交网站上刷到王濛的各种名场面。颓废撞线、甚至还能调一下护目镜、老大爷背手滑法、在终点前降速……这些视频在社交网络上被频频转发,她的经典语录也被不少网友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