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如今,这个数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好,但是要知道当年北京职工月平均工资还不到 2000 元。
即便如此,英达眼都没眨,立刻给儿子买了装备。
还把他送进了一家高档俱乐部进行培训。
甚至有位主持人无意间透露,英达为了方便小儿子练习,直接给他修建了一所冰场。
那么这些不小的开销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英达 " 低头 " 努力换来的。
当年英达赚的钱虽不如明星演员多,但跟普通人相比也不算少。
可是为了支撑儿子的梦想,这些远远不够。
于是,心高气傲的他,还是向钱低了头。
之前做节目他都是选择性的做,而且只参与北京的节目。
后来他开始频繁去外地主持演出。
不管工作的强度有多高,为了儿子的梦想,英达都坚持下来了。
除了物质上的付出,英达对儿子精神上也是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一年的时间里,他就陪儿子先后赴哈尔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参赛。
英如镝也没让他们失望,9 岁的时候就拿下 MVP。
看着儿子在赛场上意气风发的模样,他和梁欢兴奋的不得了。
也是在那时他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把英如镝送去国外训练。
" 陌生 "
这边英如镝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各种荣耀的加持。
那边跟他 " 同父 " 的哥哥巴图,却想见自己的爸爸一眼都做不到。
和英达离婚后的宋丹丹,独自带着儿子巴图生活。
按照道理说对于第一个孩子父母都应该格外疼爱,但英达却很 " 讨厌 " 这个儿子。
在商定离婚协议时,英达明确表示不要巴图的抚养权。
尤其是当英如镝出生后,英达彻底将巴图抛之脑后。
对巴图的请求视而不见,更是二十多年没见过宋丹丹母子,还曾公开表示:
与巴图缘分已尽。
这边拒绝巴图的所有请求,那边就在电视上说自己是英如镝的 " 司机、保姆、厨师、教练 ..."
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英达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小儿子。
也因为这件事,宋丹丹在网上炮轰英达:
" 孩子在 7 岁时,他求你带他玩,你都不理。"
"11 岁管你要电话,你都不给。"
她还说:离婚以来,自己都不敢换手机号,就是害怕万一哪天英达找想巴图找不到 ...
可他们从未等到那个电话。
尽管出现在电视上的巴图,总是笑脸盈盈,可是他的内心多少都装有失落。
就像英达在某节目上称去外空只会带三样东西:" 莫扎克的 CD、一本书、儿子英如镝的照片 "。
节目播出后,一些人嘲笑巴图:" 你爸去外空都不带你照片呢!"
这令巴图痛哭不止。
可这些英达都视而不见。
因为他的一颗心都放在了小儿子一个人身上。
" 差距 "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不幸的一生。
而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去治愈啊。
巴图和英如镝真是完美的印证了这句话。
从小享受着父母的关爱,衣食无忧,所以英如镝任何时候都意气风发。
当然他确实很优秀。
2014 年全国男子少年冰球锦标赛 A 组赛事中,北京队连克两支东北专业队,以全胜战绩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