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魏妮卡
编辑 | 李春晖
电影业如今难捱。因此,看到 2 月 14 日情人节档终于渐成气候——上映了三部卖相尚可的爱情片,促成了当日大卖 5.2 亿票房,硬糖君原本是很欣慰的。
但谁知,三部爱情片口碑集体崩盘,上映当天就频频被骂上热搜,《十年一品温如言》甚至开出了近年来豆瓣罕见的低分 2.7。
2 月 14 日,作为西方文化舶来的情人节档,本就是薛定谔的档期。其最飘忽之处在于:每年这个档期存不存在,都要根据农历春节的日子决定。如果离春节档太近甚至直接重合,情人节档只能宣告炮灰。
今年的情人节档时机刚好。离春节两周,正值春节档影片失去新鲜劲,又赶上了元宵佳节过年的尾巴,观众还有消费的热情。
可得天独厚的档期条件,反而把不争气的爱情片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2022 情人节档的高票房、低口碑,怕要亲手埋葬了爱情片的后路?
其实,国产爱情片被骂诈骗、狗血、难看,早已是家常便饭。从票房将近 10 亿的引进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到去年让光线净赚 2 亿多的《你的婚礼》,爱情片总是一边被骂、一边数钱。用郭德纲的话说," 赚的钱一半是挨骂的钱 "。
爱情片常年被骂而经久不衰,疫情前就是国产片盛产的一大类型,疫情后更是无数资本趋之若鹜的生意经。毕竟它低成本、高回报、风险小,谁不香呢?
而这一回被骂出了圈,观众真要醒悟了吗?国产爱情片,真做到头了吗?亦或是,爱情片将继续帮助无可消遣的小情侣消磨掉生命中的两小时——要知道,一起吐槽也是情侣的重要乐趣呢!
谁在看国产爱情片?
年轻女性,是爱情片的第一消费力。无论是在哪个数据平台上,爱情片的女性受众超过 60%,而且 24 岁以下的年龄层,占比最高。
比如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情人档上映的三部影片,女性受众都高达 70% 以上,最高的《十年一品温如言》甚至高达 88.4%。而 24 岁以下的受众,占比高达 63.5%。
而《十年一品温如言》IP 原著小说出版于 2011 年。也即是说,24 岁的受众最早 13 岁接触这本书,基本是初中生的年纪开始读这本书,正是情窦初开且 IP 忠诚度较高的时候。而这部电影的受众,也包含了 23% 的 20 岁以下的初高中生。
这和青春剧大 IP 的受众调研数据相近。无论是八月长安的 " 振华三部曲 "《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暗恋》,还是桐华的 " 时光三部曲 "《半暖时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最美好的时光》。虽然按照出版年份来看,最早看这批书的 90 后受众都已经长大成人,但是不断地有 " 正值初高中的青少年 ",正在阅读这些书。
以《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为例,1 月至今,豆瓣新增的书评就不下于 80 条,微博近一个星期新增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讨论不下于 60 条。点击最近分享的微博查看,都是十几岁的初高中在校生。
这正和此前硬糖君数据分析郭敬明已拥有不少 00 后粉丝的情况相同。郭君亦有名言:没有人会永远需要郭敬明,但永远有人正需要着。
爱情片也是如此,没有人永远爱看爱情片,但永远有年轻女孩正需要着。铁打的爱情片,流水的 " 女性受众 ",但其实看爱情片的受众早已迭代:
十年前,去电影院看《失恋 33 天》《将爱情进行到底》等爱情片受众,与五年前看《前任 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爱情片的受众,就不是一波人了。而现在看《十年一品温如言》的受众,相比五年前的爱情片受众,又换了一波人。爱情片的主力消费群体,从 90 后交接到了 95 后、00 后的手中。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国产爱情片的观众不长记性。明明曾经骂得那么不堪,却总在为爱情烂片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