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没机会吗?
那可能,你对自己不够狠。
在这个从未有过前人的领域,想要踏入奥运赛场,就必须付出百倍。
用教练的话来说,赵嘉文是个十足的 " 狠人 "。
没条件?没时间?
你随意,我拼了,连家都不回。
训练,别人滑 20 公里,他就滑 40;别人练 2 小时,他就练 3 小时。
练习北欧两项的 6 年内。
赵嘉文没回过家,顶多用手机和父母视频通个话。
带着点小地方小青年的倔强。
赵嘉文觉得," 不闯出点名堂绝不回家 "。
谁的身体都是肉做的。
但有人,就要用铁打的方式来练。
没条件,那就拿锻炼,换成绩。
和多诺万一样,赵嘉文也爱笑。
不看字幕,你以为这是一个训练很轻松的快乐小伙。
不用造句。
他随口而出的话,不就是真理。
- 天天都这么累
就是
把自己练到累就完事了
- 那干嘛对自己这么狠
-不这么狠哪有成绩?
你还别觉得光狠就完了。
这项运动对运动员的要求很 " 变态 ",腿上肌肉不能练多,否则跳台就不行。
越野要体能,但跳台又要轻盈 ……
人话说就是:
你又要壮,又要瘦;又要擅长越野,又得是 " 飞人 "。
还有那飞人,不,非人的胆量。
恐惧的尽头,是伤痛。
在这样的时速和坡度面前,普通的摔一跤,动辄就是断骨头。
" 好几名特有天赋的运动员,摔之后就再也不敢跳了,提前转业。"
赵嘉文,差点就成了 " 提前转业 " 的一员。
2019 年,他在国外比赛时发生意外,膝盖摔坏。
后来近一年时间没碰过跳台。
真正的恐惧不是心理,而是生理反应。
这时候,不是你想不想,大喊一声就硬顶上。
而是身体在叫板,不管你主观多想拼,它就是动不了一分一毫。
你问怎么办?
没办法,因为从小泡在训练队的赵嘉文没多少选择。
选择了这一行,只能继续拼,继续搏,搏出真正的名堂。
Sir 知道肯定还是有人关心结果。
今年冬奥会,中国唯一的北欧两项选手赵嘉文顺利完赛,最终排名第 47 位。
名次不高,但是能站在这个赛场上,就是胜利。
对中国和运动员来说,就是突破。
尤其对赵嘉文,这更像一次对我们普通人的证明:
条件,从来不是人生的天花板。
努力才是。
别担心,梦已经做成了一半。
03
拼到了,继续拼
这些非大热的运动员或体育项目,此前你或许根本没有机会了解。
用综艺里的一句调侃,他们是 " 腰部 " 运动员。
但这个 " 腰 ",是奥运火炬的 " 腰 "。
或许不是最耀眼的火光,却自我雕琢成一道最美丽的花纹,紧紧贴在自己热爱的比赛中。
这也是奥林匹克的魅力。
它让我们看到无数运动员,也让我们看到,超越,不是一个瞬间,而是一种状态。
是在有限的条件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不设限。
而奥运赛场,是盛放这些激情和梦想的最佳舞台。
最后要说的,是一个人,和一支队伍。
亮相的时间要稍早一些,也是 dong 奥,不过是东京奥运会。
同样是一个你少见的项目:三人篮球。
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
三人篮球,顾名思义,3X3 的篮球比赛。
从街头篮球发展而来,场地只有普通篮球场地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