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是,小时候遗留下来的脑回路不同于常人的困惑:为什么布会赢了石头呢?
麦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他的内心独白和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 不得不感叹,编剧坂元裕二真是太会了,他把所有爱情的浪漫、男女间的微妙情愫、隐秘心事全部揉碎融进日常里,看起来平平淡淡,但每一口都回味无穷。他们像是世界上另一个自己,虽然不是百分百,也会有不同,比如:麦为之着迷的巨大煤气罐,绢并不感冒,但那又如何呢? )
一次又一次 " 你也是 " 的惺惺相惜、以及 " 你也懂 " 的陪伴与慰藉,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足以碰撞出 " 就是你了 " 的爱情火花,也足以点燃两个人。
别说是麦和绢两位当事人了,就连隔着屏幕的我们都忍不住喊:" 这不是命中注定是啥?!在一起 gkd。"
(电影里有太多很细但是很妙的台词了,最喜欢的一句就是绢心里想着:" 我坐在电车里,他说成了我在电车里摇摇晃晃 ",在同类之后彼此间那种微妙的感情变化溢于言表)
他们当然在一起了。麦和绢两个各方面契合度很高的人恋爱,甜蜜和美好程度也满足了我们所有想象。
这部分,大家去电影院好好感受吧。
他们去面包店的路上,总是会抱着花,那时候,花束新鲜娇嫩得,如清晨的阳光,草坪上的露珠,推开窗第一缕风。
电影里有一句很感伤的台词——
" 那时候不知道,这就是派对的最高潮,花开得最绚烂的时刻,也是它开始凋谢的起点。"
(" 开始,是结束的开始 ")
《花束般的恋爱》没有狗血,没有出轨,没有各自不堪的原生家庭阻挠,爱情,是在几乎没有外界阻力的情况下,由于个体悄悄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内心默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他们的步调开始越来越不同,全部是通过细节展现的。
(比如,绢把之前一起追的新更小说递给他,让他出差闲暇时可以看;而麦拿着办公用品,随手扔进了后备箱)
(两个人一起出书店,绢看到了共同喜欢的作家新出了书,高兴地拿着想要和麦分享;而此时的麦,看《人生的胜券》看得正入迷)
影片中,出现过两次同一个位置鞋子的镜头:一次是他们刚同居时;第二次是工作后,门口的两双帆布鞋已经变成了皮鞋,也预示着他们步入了新的阶段,投身进了现实社会中。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花束般的恋爱》有点像日本版《毕业生》,它讲的不仅仅是恋爱,而是从学校这个被保护、有父母经济支撑的 " 未完成 ",到进入体制、秩序、阶层分隔的冷酷成年人社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