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实上,她与男友雷启泰联手,这些年不知吃了多少杂志回扣。分明杂志是她的敛财工具,一个蛀虫一样的人,却硬是扯着大旗谈理想。
最让我哑然失笑的是,她将自己的事业视若生命,俨然一副最优秀的独立女性的样子。
可当男友的事业出了问题,她却是轻飘飘地说着 " 不至于,一份工作而已 "。
说一句男女互换评论过万,不过分吧?
陈开怡的事业线是拧巴的,感情线同样离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编导都是男性的原因,在某些女性议题上,《盛装》都安排得极为刻意。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陈开怡与男友雷启泰的爱情。
陈开怡为了事业不顾男友感受,多年来不肯公开恋情、拒绝男友求婚,孤注一掷去拼事业,然后告诉别人,失败也没事,还有个男(tian)人(gou)等着我,是我的安慰奖。
等到雷启泰受不了想要离开她,说他怀念的是当初那个愿意和自己去小脏馆子吃麻辣烫的陈开怡。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要的不过是爱人简简单单的陪伴。
陈开怡的回复,或者说导演安排的回复让我跌破眼镜:" 你一直想要的是能够听你话,愿意被你驯服、规训,并能够驾驭的女人,对不起,我做不到。"
你没事吧?
就硬蹭 " 独立女性 " 宣言?这和他想要的是一回事吗?
如此的刻意安排《盛装》不止一处,宋祖儿扮演的李娜有一场被催婚的戏也是来的莫名其妙。
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任何后续,林永健扮演的老颓就突然在席间开始催婚,要给李娜安排好几场相亲,北京本地人、事业编、二环边拆迁、七套房 ······ 这样的人轮得着去竞争相亲?当然这是八卦。
核心问题是,这场极为突兀的戏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看快大结局了,好像还差点啥,赶紧来一段催婚戏码,强行发声 " 女性不必被婚姻束缚 "。
这场戏的突兀,和宋祖儿角色的突兀可谓有 " 异曲同工之妙 "。
李娜,一个体育大学毕业的学生,之前是在西餐厅兼职端盘子的,然后就去了全国数一数二的时尚杂志社,从端咖啡干起,最后升职加薪,成为专题编辑。
好 老 土 啊 。
上一次看到这样的剧情我胸前还戴着红领巾,那是安妮 · 海瑟薇的《穿普拉达的女王》,可影片中的安妮起码是有天分懂搭配的。
李娜分明外行到不能再外行,甭说穿搭是灾难了,就连端个咖啡都能撞到主编身上洒人一身。
这样的逆袭,实在难以服众。
更别提,李娜本身的人设,是个滥到不能再滥的滥好人。
自己打工赚十万支持男友创业,结果男友和最好的闺蜜钻一起了,她都穷得响叮当还把借条撕了?真有这样的人?这是什么绝世圣母?我真没见过。
《盛装》中的太多角色,都是那种乍一看没什么问题,细一看却满是瑕疵的人物。
刻意的编排、拧巴的角色,唯一的看点或者说值得称赞的点,也就剩对行业更迭的真实呈现了。
剧集的背景是 2016 年,那是一个纸媒没落、新媒体扬帆起航的年代。
杂志作为夕阳行业走下坡路是大势所趋,陈开怡明白但她没有慌乱,只有坦然。
" 这两年我重新看了几遍《泰坦尼克号》,轮船已经在沉没,甲板上的乐手还在拉着小提琴,穿着燕尾服,一起在音乐声中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如果说纸媒是互联网时代必将沉没的巨轮,我希望我们至少能够做到优雅面对,这是我们能给予盛装的,盛装能给予读者最后的体面。"
剧中所传递出的纸媒与新媒体的现况呈现,都值得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