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万澳元。
等到还钱时,谢娜给包文婧还的是三万人民币。这一来一回,净赚小几万。
说起这事,谢娜对包文婧的评价是:" 我觉得包文婧实在是太计较了。"
当然,人家明星之间也许是在演戏,说不定私下来往送礼物更昂贵,不在乎这点小钱。
但如此直白地呈现在综艺里,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只能说,她或者一些明星,心底里没觉得这是件 " 羞愧 " 的事。
更经典的是沈腾生日的买单事件。
当时,沈腾还不是百亿票房男神,过生日请好朋友相聚,大家都喝了点酒,谢娜看沈腾醉了就帮他买了那天生日派对的单。
第二天清醒了,她越想越后悔。
这下好了,见人家沈腾一次,催一次债—— " 还钱 "!
这件事当年也是被谢娜反复提及,直到弄得沈腾不好意思。
如果单纯为了搞笑,那这种搞笑,我看不明白。
除此之外,朋友们还时不时爆料谢娜一些普通人都觉得不好意思的 " 抠门心得 "。
比如,如果她看中了别人穿的一件衣服,就死命夸对方,直到对方抹不开面,送她一件。
缺化妆品,不去商场,不去网购,一个电话打给化妆品的宣传。
" 亲爱的,我想你了。"
当然,对方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回复:" 缺什么直接说。"
言简意赅,皆大欢喜。
总得来说,就是 " 特权 " 惯了,不把这些当回事儿,才会在综艺上大大方方讲出来。
就跟当初自曝湖南台主持人收礼一样,没觉得有什么错。
压根不把 " 抠门 " 当缺点,人设立得是大大方方——
" 抠怎么能是缺点呢?抠是一种生活态度。"
何炅问过谢娜:" 你收了这么多朋友的礼物,你有送回去什么吗?"
谢娜倒接得快:" 送回去我的祝福。"
说起来,抠成这样,谢娜可谓是娱乐圈独一份。
更独一份的是,她只准自己抠,不准朋友抠。
看见朋友抠,她还一脸不可置信地吐槽:" 我之前有朋友去吃饭,他真的从来没有结过账。"
所谓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别说是明星了,就算是一个普通人,都会害怕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
所以,不可置信的同时,也让人不禁产生另一个疑惑——
谢娜难道从小很缺钱吗?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幅富贵铁公鸡的模样?
回看儿时,谢娜确实穷过。
她生在四川德阳的一个小县城,父母是当地曲艺团的文艺演员。本来这双职工的日子,过得虽不算富裕,却也不愁衣食。
哪知父亲投资失败,被人找上门要债。
家里没人,对方就把门砸坏,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搬走了,父亲还被以 " 老赖 " 名义被拘留了十五天。
△来源:谢娜自传《娜写年华》
那时候,谢娜已经在北漂。
报考了中戏、北电、军艺,通通落选。因为忘带准考证,还被刚做考官的黄磊骂了:" 你怎么不把你人丢了啊!"
正陷入极度挫败和煎熬的境地。
可为了留下来,也为了给家里还债,她只得去做了群演,各个剧组演丫鬟,成了 " 丫鬟专业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