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影片里,凶案发生的时间也都是在 1 小时左右。
但老版在观感上就并不让人觉得漫长。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点。
其一,老版在前面加入了其它人物对于琳内特赤裸裸的杀意。
所有角色都和琳内特发生过冲突,还恰好都被波洛看见。
虽然有些刻意,但对于悬念的塑造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版里,除杰奎琳外,导演将其它角色对琳内特的恨删除殆尽。
原作中因为要骗琳内特而专门假装偶遇的律师,到这里甚至直接变成了被琳内特专门邀请过来的贵宾。
其二,老版里的琳内特演得更加嚣张跋扈。
但在新版中,琳内特完全没了那种趾高气昂的感觉。
两个原因合起来,也就导致了她这个角色并没有那么遭人恨。
导致了影片前面并不会让观众产生 " 想猜到底谁会杀她 " 的参与感。
导致了在前半部分,所有人的杀人动机只剩下一个 " 有钱就是原罪 "。
这,就很无力了。
所以,从第一幕反转之后一直到凶案发生,影片就进入了十分无聊的阶段。
而且在视听语言上,导演处理得也十分拖沓。
如果我没记错,为了搭配船上人们游玩的镜头,影片直接放完了一整首歌。
整整 3 分多钟,基本都是毫无信息的镜头,看得我如坐针毡。
很多可以直接切的镜头,也非要让摄影机转来转去。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姜文粉丝。
当然,或许是我想错了。
或许导演觉得不用拍出船上人对琳内特的憎恨。
或许他觉得只需要墨迹到观众都想进去帮凶手给琳内特两刀即可。
如果导演这波在第五层,那这缺点权当我没说。
>>>> 推理薄弱
再来说说影片第二大缺点——推理部分太薄弱。
原作之所以好看,是因为诸多案件的细节都被交代得清清楚楚。
然而到了新版,很多细节都被导演一笔带过,甚至懒得去拍。
比如杰奎琳怎么知道布克看见了自己行凶的?
比如杰奎琳和西蒙是怎么串通的?
比如怎么一句话就让律师直接认罪了?
影片全都没有解释。
您这不是废话吗
从凶案发生后,大部分的推理过程也毫无惊艳之感。
要么是观众已经知道的事情,比如律师想用合同蒙骗琳内特,比如未婚夫的动机。
要么是直接让受审者直接说出来,比如黑人女歌手以及仆人和琳内特的恩怨。
作为推理片,本片毫无疑问是不及格的。
还有本片中强行凑满的黑女同三项改动。
除了迎合主流思潮,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其它作用。
>>>> 推理变爱情
你说是导演没有能力把破案拍得好看吗?
我觉得也不是。
照着原作再拍一遍就好了,毕竟阿婆都给你写得那么清楚了。
但这样显然不是一名有追求的导演想要的结果。
所以他大刀阔斧地改动了原作的核心,但上述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最大的改动,我在前面其实已经说过了。
即,这个故事的核心从悬疑推理,变成了波洛的爱情觉醒。
影片前十分钟是原创情节,讲述了波洛胡子的来源。
波洛在战争中负伤,下半部脸被炸毁,自惭形秽,想要和女友分手。
女友却不在意,并开玩笑式地告诉他:
那就把胡子蓄起来就好了(尽管我不知道这胡子为什么可以遮那么大的伤疤)。
后来,在一次探望过程中,迫击炮袭来,女友命丧当场。
波洛也封闭了自己的心,不再流连于情情爱爱,专心做起了大侦探。
这个改动的尝试到底好还是不好,其实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