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日常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能坐上私人包机、出入豪华酒店、享受顶级派对。
身边一起合影的 " 朋友们 ",也都各个是圈内非富即贵的角色。
用化名 Anna Delvey,欺骗了整个纽约金融机构和曼哈顿名人圈。
给自己编了个贵族后裔的名号,假装自己是德国 6700 万美元的家族财产继承人,父亲有时候是外交官,有时候又变成石油大亨。
但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幻想伪造出来的,银行记录和身份文件全是假的,只为在各种骗钱的时候派上用场。
2016 年 11 月的时候,她还伪造材料后向银行申请一笔 2200 万美元的贷款,以资助她在曼哈顿开艺术俱乐部。
虽然后续并没有全部贷款成功,但可以说真的是 " 人多大胆、就敢骗多少 " 本人了。
虽然在曼哈顿头顶着 " 富家小公主 " 的名号,但其实安娜本身家境一般,父亲是卡车司机,母亲是家庭主妇。
20 岁的时候入读了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个人天赋和审美确实不错,这也为她之后打造自己的白富美气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和知识,在与懂行人士交流的时候,也不会怯场和露馅。
可惜在圣马丁没上多久学,她就退学去巴黎的《Purple》杂志当起了实习生,也是在巴黎她开始了自己一系列的前期人脉包装。
有过时装大刊工作或实习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这个行业,就算家底不够殷实,每天也有大把的机会,可以通过工作参加很多顶级活动或者派对。
安娜就深谙这种 " 蹭活动为自己履历贴金 " 的模式,开始频繁在各种聚会 Party 上刷脸。
而且自己之前学艺术的经历,也很为她想要凹出的上流身份加分。
比起一些初级假名媛们,天天只会晒自己的自拍照、秀爱马仕香奶奶,安娜熟知上流名媛的气质在于 " 少而精 "。
除了和一些很厉害的人合照,她很少发自己的精美照片,更多的是发一些艺术展作品、或者不经意露出的高级酒店小角落。
在待人接物上,也很会模仿一些老钱的生活习惯。
比如长期选择用现金结账、住酒店给门童或者前台工作人随便一个小费,就有 100 美金。
加上她德国出生、英国留学和巴黎实习的经验,德语、法语、英语都发音都比较纯正,还会讲一些俄语。
所以在她被逮捕之前,几乎所有身边的好友都表示,她看起来就是一个富足世界里长大的富家千金 ,一点没想过她会是个骗子啊!
还有很多朋友回忆起,虽然她会欠他们一些钱,但当时大家都只会以为安娜是 " 钱太多了 ",一时忘了还。
一个朋友在她邀请下去了摩洛哥度假,结果最后一天账单来的时候,安娜很 " 自然 " 的表示自己信用卡跨境支付有点问题,让朋友帮她先付了,回国再还。
结果这一回去,6 万多美金的花销也就杳无音信了。
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只是这样 " 小吃小喝 " 的骗骗无脑富二代啥的,也就算了。
但尝到甜头的安娜,开始对金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把目标锁定在了金融圈里的朋友身上。
利用自己超厚的脸皮和超厉害的话术,加上前期一直铺垫的贵族人设还有伪造身份文件,安娜将一位耶鲁法学院毕业的金牌律师骗的团团转。
让他跑前跑后的为自己申请 2200 万美金的贷款。
同期安娜又靠着自己的 " 三寸不烂之舌 ",说服了另一位经理,成功给她先贷到了 10 万美元,并用作了她的担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