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的所有行为细看起来只有自保,没有回击,乖小孩枷锁使她们太被要求 " 守规矩 ",敏感好胜,有强烈的自尊心,不甘人后,永远在竞争,不停向上。
马思纯一直在逼自己。
逼自己做个 " 好学生 ",在娱乐圈资质平平却总执念力争上游,誓与小姨蒋雯丽的光环划清界限,结果接了一众不适配自己的角色,《第一炉香》读后感被嘲出圈,葛薇龙一角被全网狙;
她还不断逼自己 " 直面 ",乖小孩的模板中有一项还是 " 和困难对冲 ",她们的人生不被准许逃避。
所以马思纯被问到最喜欢看的网站时,会回答 " 豆瓣 "。
众多周知,瓣可不仅是文青聚集地,更是聚集了不少对明星的负面评价。
" 不看不想 " 在马思纯身上是不存在的。
人非圣贤,都难免有恶意,不向外发泄,就只能内向投掷折磨自己。
马思纯和抑郁症的缠斗,或许也和无止境的内耗难逃因果。
她接受的 " 乖小孩 " 教育让她必须礼貌体面、善解人意,所以只苛待自己的情绪,连发泄都要点到为止、适可而止。
" 坏男孩 " 张曼乐的中二表达虽然在我们看来浅薄又粗鄙,但对乖孩子们来说,抛却社会属性的 " 自由 ",或许是她们向往已久的自我释放。
不管这份 " 做自己 " 多好笑自大,但他是自洽的。
张曼乐其实让马思纯迈过了那个她最大的槛——
她不再逼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