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特在旧报中发现,安妮受审时曾引用保罗书中的话,于是来到安妮家探查。就在巴斯特即将找到保罗时,被安妮一枪爆胸。
杀死警察后,安妮想立刻 " 殉情 "。保罗安抚她书即将完成,应当一起复活 " 米瑟莉 " 再死,并试图让安妮不断沉浸于粉红幻梦中。
趁安妮不注意,保罗烧毁书稿。在安妮上前抢救书稿之际,保罗赶忙用打字机砸晕她。虽然安妮反复抵抗,最终保罗还是砸死了她,逃出生天。
回到纽约的保罗,PTSD 不断,安妮冷静而恐怖地、说自己是 " 头号书迷 " 的声音与身影,久久挥之不去 …
安妮的行为,简直是脑残粉圈行为,集大成者:
她因喜欢保罗的作品,不断去探查保罗的私生活,探知他的生活步调、生活习惯,甚至跟踪到他住的地方,是典型私生 …
她逼迫保罗,只能按她的理念、想法创作,认为只有她的意见才对偶像职业生涯有用,是极端 " 事业 " 饭常见逻辑 …
她在写作期间,逐渐觉得自己爱上保罗本人,甚至幻想和他 " 殉情 ",又是 " 梦女 " 行为 …
安妮的种种行径,似乎刚好套到某些被人人喊打的艺人所属粉圈的行为中。
核心,就是这些粉丝神经质般,试图以自己的逻辑、目的,来绑架艺人。
这些粉丝心中,设立不少幻想、或有可能存在的 " 对家 ",自以为需要代替艺人去冲锋陷阵,在网络上不断地举报、撕逼、攻击,认为这样是 " 呵护 " 偶像。
就跟安妮烧掉新书的行为一样,这些粉丝以为自己在呵护偶像,但实际是 " 呵护 " 那个呵护偶像的自己,最终几乎毁掉偶像的事业。
这两年来,不少艺人的倒台,其中或多或少,都有粉丝以 " 呵护 " 为目的、搅扰他人生活造成的影响。
于是,又有一个新的问题。这位安妮,虽然有浓郁的极端饭圈行为,喜欢的却并非娱乐明星。
那么,原罪真在娱乐圈与娱乐 " 饭圈 " 身上吗?
在翻看《危情十日》的弹幕时,我们能看到不少人,圈出自己追的漫画、剧集、小说的作者,觉得安妮的极端行为,反而是给这些作者的警示。
虽然许多是以玩笑目的与口气而发,但不难看出,不少人心中其实是认同、存在这种极端逻辑的。而他们,都不是娱乐艺人的粉丝。
实际上,我们能看到,这种极端粉丝式行为所涵盖的圈层,在网络上更为广泛。
我们能看到电竞圈,每次完赛后,同样有非常令人难以理解地,争吵、辱骂、撕逼,混战,甚至蔓延到线下,诞生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荒唐行径,远甚于 " 追星女孩 " 行为的不可接收度。
我们能看到体育圈,同样有追私行为,同样有两个运动员的粉丝,揪着教练、裁判的待遇而互相拉扯,甚至为了私下关系如何而争吵、撕逼。这种运动员粉丝互喷的行为,能追溯到国乒初代两位明星球员,更是一直延续到国乒现役的几位运动员身上 …
我们能看到历史圈,对已经化成灰几千几百年的历史人物真情实感,秦皇粉和汉武粉争谁成就更高、李白粉和杜甫粉争谁碰瓷了谁,两位皇后的粉丝争谁到底才是皇帝的真爱 …
而所有撕逼、骂战、举报之类的行为,同样不输于娱乐明星的粉丝 …
当然娱乐艺人的粉丝行为比较典型,比如 90 年代那批现在早已隐退的隐退、老艺术家的老艺术家的明星,他们的粉丝依然经常打得不可开交。我们甚至有时候还能看到格蕾丝 · 凯莉与奥黛丽 · 赫本的粉丝,现在还在论坛上互甩崩图 …
但究竟是娱乐粉圈乱像搅乱了整个网络生态,还是极端地喜爱一直以来,无论在哪个圈层,都会引发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