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大概两三个月药,丈夫问她:先做手术还是先要小孩?
陆莹当然要先做手术啊。
手术之后,丈夫帮忙照顾了她一段时间。
出院第二天,丈夫就跟陆莹的爸爸提出离婚。
是的,跳过自己的妻子,跑去跟岳父说
彼时陆莹暂住在娘家养身子,父亲怕影响女儿养伤,也没敢跟她说。
后来一段时间,丈夫都没来探望她。
陆莹一直被蒙在鼓里。
直到能下床走路了,她主动联系丈夫出去逛逛。
两人约在面馆,刚上菜,对方突然扔出一句冷漠的 " 我们离婚吧 "。
(他用)这个(冷淡)脸跟我说的
然后我哭了,他都不给我擦眼泪
他没有跟我说对不起,也没有跟我说什么
就直接这样子(说离婚)
最后,面凉了,她没吃。
这段经不起考验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当时的她为了治疗,没了工作。
健康、工作、爱情同时失去,各种身心伤痛像海浪瞬间冲向她,淹没她。
屏幕外的观众也一阵窒息。
看这节目的时候,常常会有种感觉:听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
《春日迟迟再出发》很尖锐很残酷。
但比起一般恋综那种 " 看热闹 " 的感觉,这样通过某种情感困境传递痛感的节目,多了些更具体的参考意义:
这些在亲密关系里受过伤的人,如何自我疗愈?
那些即将走入亲密亲密关系的人,又如何才能不被婚姻的碎片划伤?
就像很多人觉得浪漫美好的一件事:和初恋结婚。
人们常对这种婚姻状态带着童话滤镜。
可真的会这样吗?
那个被出轨的女嘉宾刘力绮,就是和初恋结婚。
还有一位男嘉宾 David,也是和初恋结婚。在一起 17 年后,还是离了。
肉叔不是在否定初恋的意义,而是对这种带着滤镜的婚姻状态存疑。
初恋就结婚,换个角度看,就是亲密关系上零经验。
没有机会试错和选择,有人根本还不知道适合自己的是什么,婚姻生活的问题很容易放大化。
如果说恋爱是美颜相机,那婚姻绝对就是原生前置相机。
毫无保留地暴露所有问题。
他原本那个样子你是喜欢
但是相处久了
你就希望他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与这些问题伴生的,是那些捆住当事人手脚的传统观念。
所以说。
这群离婚人士的 " 再出发 ",其实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冒犯。
不是离了就完事了。
他们的伤口自愈,带着一股天然阻力。
跟分手不一样,离婚所承载着现实问题更大。
背后是情感的修复,家庭的重建,财产的撕扯,孩子的安置……
不止对两个生命负责,还要对多个生命负责。
而传统观念,就如常见的劝和说辞:
孩子没有爸爸妈妈多可怜啊。
一个离过婚的人,不太好再找对象了。
一个带着孩子的离婚女人,就更不好嫁了。
……
如此种种观念上的偏差,都挡住了离婚人士重新选择的道路。
在节目里,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的吴雅婷也讲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怎么可以确定说
我再婚以后那个人会对我的孩子好
如果那个人也有孩子
我怎么确定
我可以对人家的孩子好胜过自己家的小孩
这些话看上去 " 自私 ",却又无比真实。
在这个节目里,一切都被解构了。
完美的滤镜被击溃,禁锢的枷锁被打破。
说到底。
敢于离开一段糟糕的婚姻,对于离过婚的人而言,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