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的青春洋溢也磨光了。
有的镜头,配上张新成的头套,还会给人大头娃娃的感觉。
这种滤镜的伤害有多大呢?
剧粉跪求第二部一定不要再搞同款,真的受不了。
因为大头娃娃被嘲出圈,最著名的其实是鞠婧祎和于朦胧的《新白娘子传奇》。
女主鞠婧祎,不仅五官磨得 " 坦途一片 ",连锁骨都没了。
好好的出水芙蓉愣是整得没眼看。
男主于朦胧,在剧里真的很朦胧。
还有棒打鸳鸯的法海,明明是个老人家,额头却连皱纹都看不见。
大概是道行太高深了,岁月已经无法在他脸上留下痕迹了吧
这剧本来口碑就差,滤镜直接让它雪上加霜。
现在点开热评,前两条就是吐槽过度磨皮的。
最后剧方被嘲得坐不住了,紧急修改滤镜,替换正片,还发了声明。
于朦胧也紧随其后,说自己变清晰了。
不过,看剧方给的对比图差别并不大。
也就是十级滤镜减到八级的水平吧,真实感依然不足。
古偶现偶是磨皮重灾区,一些年代剧也偶尔会沦陷。
比如《正阳门下小女人》倪大红老师,脸上的皱纹也没了。
配上那开得太白的滤镜,效果吓死个人。
影视剧加滤镜,本来是为了让画面更有质感,让主角变得更美。
现在这么疯狂磨皮柔光,观众只想快跑。
与其这么瞎用,还不如别加呢。
以前很多老剧就不加滤镜不磨皮,但依然让人觉得人美画面好看。
比如胡军那版《天龙八部》,段誉的肌肤纹理非常清晰。
王语嫣鼻头的浮粉肉眼可见。
一点也没耽误观众觉得他们男俊女仙。
这种效果除了演员本身颜值能打,剧组前期的用心程度很重要。
之前就有业内后期师吐槽过,以前的影视制作,演员会跟导演说怎么拍自己会更好看。
或者依靠打光和滤纸道具,把人物拍得更帅更美一些。
比如《妖猫传》为了拍杨贵妃的美,用各种方法找到最好的光影效果。
蜡烛、LED 灯的位置是专门设计好的。
还增加了非常专业的特图利丰富细节。
最后觉得效果还是不够完美,又用上了电子调光台。
层层叠加之下,才有了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
现在呢,很多剧组前期根本不努力,直接让后期师搞定一切。
有痘磨痘,有坑磨坑。
最惨的是如果演员状态不好,片方或者艺人还要求他们必需磨皮瘦脸。
一个搞不好,还要打回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