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了《风月》里细嗅玫瑰、双目含情的惊鸿一瞥。
人生与事业双线并行,周迅和窦鹏,一度走到谈婚论嫁。
但这世上,要属爱情最飘忽不定。
钱攒够了,房子买好了,爱人却消失了。
任由周迅如何痛哭,丝毫没有动摇窦鹏分手的决定。
很多年后,周迅回忆起这段感情,她说:"我不后悔,倒觉得有点可惜,要是没分手,搞不好连孩子都有了。"
好在,失意总会翻篇,爱情终会再现。
1998年,娄烨找来贾宏声和周迅,着手拍摄《苏州河》。
另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徐徐展开。
戏中,她是牡丹。
他是马达。
摩托车开了一圈又一圈,牡丹搂着马达的腰一环又一环。
感情在此时生根发芽。
无奈造化弄人,牡丹以为的爱,却是一场明码标价的骗局。
她留下一句"如果我跳下去了,我会变成美人鱼来找你的" ,随即在苏州河边的一座桥上,纵身一跃,葬送了生命。
牡丹死后,马达如同疯子一般,满世界寻找她的身影。
这一幕,化作影片经典桥段: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啊。"
戏里,残酷暗黑。
戏外,缠绵悱恻。
当年的贾宏声,才华横溢,气质非凡,极度沉迷于理想主义。
文青的颓气,令周迅着迷。
爱情发生的时候,没有过多迂回。
贾宏声直爽发问:"做我女朋友好不好?"
周迅也干脆应答:"好。"
彼时,贾宏声身处低谷期,忙于与毒瘾互搏。
寡言少语,神情落寞。
周迅体贴入微,开朗相伴。
戏里戏外,感情逐渐升温。
贾宏声在剧组罕见地露出了笑容。
但自我封闭,终归是樊笼。
周迅破不开,也走不进贾宏声的精神世界。
仅仅一年,这段感情降至冰点,两人分道扬镳。
分手11年后,贾宏声自杀,从14层高楼一跃而下。
才子已逝,伊人落泪。
耗时一周,周迅才走出悲痛,现身表达追思:
"我也希望他一路走好。"
爱情难敌心疾。
纵使如周迅,也有拉不回的人。
1999年,高晓松执导首部电影《那时花开》。
以一句"钱只有您要的十分之一,但我只要她35天",从经纪人手里带走了周迅。
25岁的周迅,26岁的朴树,正值青春年华。
影片中,荷尔蒙气息肆意横飞,他们揭开了彼此最柔软的一面。
朴树寡言,但面对周迅,话匣子自动开启。
志趣相投,相谈甚欢。
一来一回,爱意萌芽。
周迅拍戏拍累了,躺在椅子上睡觉。
朴树就在一旁守着,不让任何人接近。
有一回戏拍到半夜,见周迅实在熬不住了。
朴树见状,扯着嗓子朝高晓松大喊:"你让不让人睡觉?她都困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