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击剑社的时候,教练就告诉罗熙度:
剥夺你梦想的不是我
而是这个时代
白易振父亲的公司,也是被扼杀在这场金融风暴里。
时代
完全可以夺走你的梦想
不光是梦想 还可以夺走钱
还能夺走家人
它会同时夺走三个
但时代面前,个人就只能缴械投降,听从安排吗?
白易振第一次认识罗熙度,就是送报纸时听到屋内罗熙度和妈妈有关击剑的争吵。
看起来,罗熙度又没文化又神经大条。
但她身上却有一股异于常人的执着,不管别人怎么泼冷水都不轻易认输。
太梁教练只是说了一句,想当我的学生就先转学,她就想尽办法,不惜被强制退学;
想要进入国家队拿金牌,就厚着脸皮恳求教练牺牲周末,指导自己训练;
前辈打压后辈,不允许夜间训练,她不屈服、也不道歉,说什么每个晚上都要来。
明明之前一路比赛输到底,她也不在意,"别的什么都不需要,我只喜欢击剑"。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曾问过一个问题:你相信什么是不会改变的吗?
白易辰回答:重力。
因为所有永恒不变的东西都一定蕴含着期待,一种想要结果变成那样的期待,但他不想要再期待什么。
因为有期望,意味着有失望。
但碰到罗熙度后,他告诉罗熙度:
你让我有所期待
从前,因为破产,白易辰失去了所有。
他看着不在意,实际上每天都在想着自己失去的东西一蹶不振,停滞不前。
直到遇到罗熙度让他明白,生活除了失去,还有机会获得。
罗熙度和白易振之间的关系,最珍贵之处,说到底并不是谷底的相互依偎,而是一种平行向上的默契。
罗熙度第一次参加国家选手选拔赛,所有人都不看好她。
唯独白易振告诉她:
你在参加评选赛的所有人之中
是输过最多次的选手
你用落败的经验 累积了一层层的阶梯
你想想看
现在你的阶梯是最高的
白易振不告而别后。
每当难过失意,撑不下去,也会去电话亭反复投币,只为了循环罗熙度的那通留言。
没有狠话,没有责怪,这是罗熙度第一次这么成熟。
虽然你突然消失 我很伤心
但我不会怪你
你曾经无条件支持我
这次该我支持你
不管你在哪里
我的助威声会传到你那里
我会去找你 让你听到
以前的青春爱情,总在聊爱、聊失去、聊错过、聊放下。
却鲜少有一部剧像《二十五,二十一》,聊进步、聊成全、聊互相成就,聊如何在一段感情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青春里,并不是只有情爱缠绵。
有时候,情爱更多就只是人生的某一部分,人生会因它更璀璨,但不会因它原地踏步,无原则地牺牲所有。
Sir相信,这也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故事走向,用金融风暴契合当下的"疫情时代"。
借青春,告诉我们某种超脱于爱情之外的时代哲理:
危机即转机,努力即机遇。
好比没有取消击剑社,罗熙度就不至于走投无路,也就不可能有动力直接冲到太梁高中,跪地恳求教练。
更不可能有机会站到亚运会的奖台,获得金牌。
看起来,白易振的学业是因为金融危机而阻断。
但他之后,之所以能凭高中学历进入新闻台,也是因为金融危机,韩国大学生大面积休学,使得新闻台第一次下调新人学历门槛。
《二十五,二十一》的魅力,就是让我们记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