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劝袁立快点还狗,结果疑似本人出面不忿发声:
买狗钱男的出了 24000 女的出了 2000,所以狗也算袁立的。
去年的爽子事件一来,又让偷狗典故赶上了好时候、文艺复兴了一波。
这 trouble maker 体质,的确可称作是袁立的专属。
2
当然,羊胎素文学的弘扬还得靠大众,尤其是今年这波热度,都是网友二创整出来的活儿。
鉴于我对羊胎素文学的认识,它能广为流传主要还是在于表情和文字两种方式通吃,无论哪个角度都有相当的实操性。
比如面对那些和 " 你打没打羊胎素 " 同样值得不屑的问题,你就可以这个表情,啊哼哼。
听到什么不便发言的危险话题,咱们就这么眉毛扬起,哎对,就是这么一个 " 哦 " 的动作。
如果 " 哦 " 还不足以表达你的不满,你就这样战略性点头;
同时眼珠上翻,做这么一个均匀眼药水的动作,对,反复做。
掌握以上几种范式,即可完成对高娃老师颜艺技巧的实际运用。
除了原著之外,民间也诞生了相当多的精彩教材,各位可配套阅读。
当然,更加感人的是更多网友还是愿意从头到尾复刻拍摄此段经典,怎么说呢,就是视为一种对艺术的整体致敬:
首先这个表情就很好的还原了,你看这个 " 哦 " 的幅度,这个口型这个眼皮,是不是都展开了?
除了表情之外,大家致敬的仿妆也同样掌握精髓,在原版之外更有三分薄凉七分不屑。
其他致敬的翻拍也同样对妆容和造型相当考究。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的皮展开了,皮都展开了。
3
前边讲了羊胎素文学在影像上的可操作性极强,当然,它在文字维度同样便于推广。
袁立的提问,高娃老师的防守,都可作为一种极为万能的表达范式应用于生活中。
下楼做核酸,捅鼻子做什么呢,我觉得它是一个提高免疫力;
朋友三个月没见了,快问问他打没打羊胎素吧。
学习学累了吗,打点羊胎素吧;
正好今儿许老师领了结婚证了,这个是可以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