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看过这么尴尬的剧了 ",一位看过《相逢时节》的观众是如说。
当「正午出品必属精品」的定律逐渐失效,即使有袁泉 + 雷佳音这样的高口碑演员,可面对扑面而来的一瓢狗血,以及换汤不换药的 " 中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 情节,还是难免让人感到生厌。
而在收到的诸多差评里,作为主演之一的张艺兴被提及时,总是伴随着对于他演技的争议——
没了孙红雷,他又不会演戏了?
01 当演员,总是差点儿意思
在《相逢时节》中,张艺兴饰演女主弟弟宁恕。
这个角色的设定很出彩,偏执型人格,复仇,站损,白切黑,所有在观众看来带感的人物元素一应俱全。
虽然不是故事里的第一主角,但由于张艺兴本身自带流量,加上宁恕人设的 " 渣苏感 " 对标年轻观众的偏好,因此剧宣也相当卖力。
从角色到艺人,每天变着花样在热搜上吸引眼球。
宣传到位了,看的人多了,争议自然就随之而来。
有人认为张艺兴的演技有明显的进步,作为爱豆演员来说,至少角色沉浸度是够了。
在一些爆发力需求较高的剧情上,表现的也是可圈可点。
而另一部分人则觉得,张艺兴的表现还称不上「演技」,在一众实力派演员里显得相当出戏。
令人出戏的原因不外乎还是那几个,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台词。
衡量一个人的演技,除了肢体动作和表情这些外在的塑造表现以外,声音和台词同样非常重要。
这部剧中张艺兴用了原声台词,相较之前几部配音作品值得鼓励,但同时也会让他不够纯熟的台词功底显露无疑。
他的收放不够自如,放的时候他能放得开,因为这比较容易,但是收的时候,就能看出他表现得并不自在。
他的台词不仅不够清晰,还习惯拖长音,没有逻辑重音。
有时候口音也会冒出来。
除此之外,半永久的爱豆造型,也是张艺兴作为演员来说,常常被指出的问题。
这一点在《扫黑风暴》时就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
粉丝路人吵作一团。
当然,抛开这些外在包装的不足,观众最为看重的还是演员自身的业务能力。
而张艺兴被评价最多的就是 " 木 "。
这是爱豆转演员的通病,演什么都像是在演自己。
从初出茅庐参演《好先生》起,双目无神就是他最致命的问题。
但由于剧里的角色是个傻乎乎的小菜鸟,没什么演技上的难度,也没有深刻的内涵输出。
人设贴合演员,他按照自己日常的状态完成了演绎,所以当时并没有太多负面评价。
可到了《老九门》时期,张艺兴挑大梁饰演 " 二月红 ",一个背景经历和成长线都复杂成倍的人物,他演技上的缺陷就显露无疑。
二月红的角色很讨巧。
在原著中,他是长沙花鼓戏名角,也是老九门的二当家,对妻子丫头的痴情属性让读者又爱又怜。
而当纸片人在演员身上实现具象化后,张艺兴的表现却让人有点儿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