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专门讲缉毒的影片,《毒战》最大的亮点是 " 意外 " 和 " 真实 "。
缉毒能否成功,能不能把毒枭一网打尽,全看蔡添明这个落入法网的 " 半死之人 " 的态度,可当所有人都以为胜利就在眼前时,总是恍然:
这小子还有事没交代啊!
比如聋哑毒贩二人组,特警布置好了准备进攻,才发现人家窝点里有条地道。不但没成功抓获毒贩,反而自己损失惨重。
比如 " 黎振标 " 这个蔡添明口中的大毒枭 " 黎叔 ",大家都以为他是大 BOSS,结果发现 " 黎叔 " 是几个毒贩对外的 " 统称 "。
至于这个蔡添明,从他被警察抓住后直到临近影片结尾,都不断地展示一个毒贩的心路和人性的复杂。
眼见张雷吸毒过量的及时阻止、教导警察如何急救、面对聋哑二人组对亡妻祭奠的感动、对 " 黎叔 " 背后几个人的兄弟情的取舍和纠结,还有最后面对生死时强烈的求生欲 …… 古天乐的表演可谓精彩至极。
区别于此前和后来的同类型题材里难免的主角光环,《毒战》里内地和香港演员的演技 PK 也是赏心悦目。
像郝平饰演的哈哈哥那种近乎夸张的社会人做派、还有钟汉良饰演的警察跟随毒贩一路从广州追下来,沿途不得不拿矿泉水瓶子接尿、到死都不忘把鞋子穿起来的叶璇、作为 " 黎叔 " 们之首步步算计的林雪等,都让本片倍添精彩。
另外,郭涛饰演的聋哑毒贩憨直狠绝,同样这张脸,无论如何联系不上《父母爱情》里的 " 江德福 ",只能感叹 " 世风日下,你个浓眉小眼的老干部也干起毒品买卖了 "。
当然," 始作俑者蔡添明 " 以一己之力,在最后的火拼中劫持校车,让正邪两派死得一个不剩。
而张雷在临死前拼着最后一口气把自己跟他拷在一起让他无法逃脱的勇敢使得我在观看时除了唏嘘,还有致敬:
对演员的精湛演绎致敬,对真实中未曾谋面的缉毒警察致敬。
影片中,难逃法网的蔡添明被推到行刑台前接受注射死刑,嘴里一直自顾自地念叨 " 某某地、某某人,在做毒品买卖,快去抓!我带你们去!"
随着针管缓慢推进体内,他终于也不再呱噪,最后 " 安静 " 下来。
算是 " 恶有恶报 ",也是《毒战》后对牺牲群英们勉强的告慰。
为什么说 " 勉强 " 呢?
因为电影里的主角们牺牲了,电影外的主角们还在继续牺牲。
我看过一个数据,据说每年中国因为缉毒牺牲的警察有三四百人,而公众对涉毒的人,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持零容忍的态度。
我相信稍微接触过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毒品的危害性,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
中国人对禁毒有多坚决?
很多网友都用亲身经历做回答,有的说某某因为带着一袋白色粉末状物体遭遇群围,有的说一句玩笑话让全副武装的特警大半夜地闯进来彻底搜查 ……
前两年有个新闻,说的是某小偷一天潜入一户人家偷窃,在发现这家人藏毒后立刻不带犹豫地报了警,可见在一个连小偷都知道毒品害人的国家里,对于从 1840 年开始就深植于国人记忆中的痛苦有多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