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吴奇隆还在读中学。将救生员的担子交到中学生手里,并不常见。
吴奇隆给老板的第一印象是,他一定能确保游客的安全。
三只小虎中,吴奇隆更像是大哥角色。
苏有朋、吴奇隆、陈志朋
苏有朋跳舞老是慢半拍,总被训斥,一个人偷抹眼泪。吴奇隆鼓励他:" 以后我和志朋帮你,你念书那么厉害,跳舞也一定很棒。"
舞蹈排练室离吴奇隆和陈志朋住的地方很远。吴奇隆总会骑电动车,在校门口等陈志朋下课,接他一起去跳舞。吴奇隆怕他饿着,还会给他带份便当。
后来,因为苏有朋学业压力大,经纪人宋文善想过要换人,甚至找好了人选。苏有朋坚持不换:" 我不会耽误练习,有什么压力,我会自己承担。"
吴奇隆挺身而出:" 小乖如果被换走,我也不干了。"
陈志朋说:" 吴奇隆是我们三个人当中的领袖人物,他是一个非常有气度而且懂得照顾人的大哥。"
老板苗秀丽认同了这一说法:" 小虎队没有吴奇隆的话,不可能维持这么多年。"
苏有朋、吴奇隆、陈志朋
小虎队秉持的口号,是 " 重荣誉,守秩序,会读书,懂礼貌 "。他们成为了优质偶像,连家长也不反对孩子们追星。
1989 年,经纪人安排他们开一场签售会,给他们租了辆敞篷跑车,三人挤得只能坐在靠背上,吴奇隆心里打鼓:" 谁会来啊?"
结果现场来了好几万人,队伍排到了马路上,路边的栏杆都被踩折。
担心出现踩踏事故,签售会被紧急叫停。三人轮番翻墙逃了出去。当晚,签售会的画面,就出现在社会新闻频道上。
签售会现场
后来,苏有朋以全台湾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台大机械工程系。陈志朋也要应征入伍。
三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他们火遍了全国,却面临着分离。
吴奇隆为队友,写了一首《祝你一路顺风》。
告别演唱会上,苏有朋哭着说:"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在舞台上,一起唱《青苹果乐园》。"
告别演唱会现场
那一年,吴奇隆 21 岁,陈志朋 20 岁,苏有朋 18 岁。
偶像迭代的速度,如潮汐一般。经纪人建议,让吴奇隆用小虎队的名义单飞,独自发专辑。吴奇隆拒绝了这个提议。
1993 年,苏有朋回归,陈志朋退伍,小虎队重组,却再难达到当年的巅峰。两年后,小虎队宣布解散。
三只小虎,都有各自的前程要去奔赴。
对于吴奇隆而言,偶像之外的生活,只是越来越糟。
他还在小虎队时,父亲再次经营破产,这次欠下的钱,达到了 2000 多万人民币。
吴奇隆第一反应是:" 这辈子我怎么做,都不可能还清这笔钱。"
吴奇隆算过一笔账,每个月的还钱数额,超过二十万人民币。他告诉公司,只要有活,有工作,他都能接。
吴奇隆说:" 缺钱那就赚钱,赚钱可以还钱。"
为了转型,他远赴香港,苦学粤语,第一张粤语专辑,就拿下各大乐坛奖项,闯出了一片名声。
因为一身功夫,吴奇隆成了 " 打星 " 里的香饽饽。吊钢丝、受伤都是家常便饭,他曾顶着烈火,从三楼跳下。出演《铁拳浪子》时,他脊椎的第十一节和十二节骨头直接被压扁。
这三四年的时间,他白天去录专辑,上节目,晚上被剧组拉去拍电影。公司里的人,叫他 " 拼命三郎 "。最夸张时,他七天只睡了一个小时。
有一回,他去香港工作,半夜才回到台湾,发现家不见了。他打给朋友,才知道家人为了躲债,已经搬了地方。
吴奇隆说:" 常常是我工作完,发现家不见了,再去找家搬去哪了。"
吴奇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