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地说服有良知的官员。
请求与受害者家人深入交流,想帮助他们上诉。
但意料之中,多次被拒绝,被误解。
她的公众形象被蓄意泼脏水后,已经很难获得普通人的信任了。
最后,靠着资深的媒体素养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她终于取得了案件突破。
受害者家属亲手交给她死者的遗书。
涉事官员也向她坦承了真相的细节。
这些一手资料被刊发于头版头条。
案件重新被开庭受理。
这一政界丑闻才能在今天被我们所看到。
本剧的主人公原型,正是现实中《东京新闻》的社会部记者,望月衣塑子。
她是日本媒体界出了名的女斗士。
可以为了调查出一个真相,誓死不休。
她常常在政府记者会上,违反「一个记者提问只能有 2 到 3 分钟」的规定。
最狠的一次,是用了 40 分钟的时间进行了 23 次的提问。
记者会上不断举手发问的望月衣塑子
如此的不考虑场合与氛围,也在日本网络上受到了两极化的争议。
但也正是凭借着这股拗劲,她才能将人们都已放弃的案件,重新推回到人们的视野。
为此,她甚至遭受了生命威胁。
望月衣塑子的纪录片《i- 新闻记者》
其实早在 2019 年,就有一部根据望月原作改编的同名电影。
与本剧为同一个导演,藤井道人。
由于在安倍任期内拍摄,话题过于敏感,许多女演员都推却了片约。
最后竟然是找了一个韩国演员沈恩京来主演。
在宣发期间,影片也受到重重阻碍,最后低调放映。
即便如此,它依旧获得了第 43 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
此次,由网飞投资,导演不再差钱。
将电影内容扩充为一部六集迷你剧。
主演也请来了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女星米仓凉子。
她也不负众望,将望月衣塑子身上的执着、激进,以及孤军奋战的痛苦与不合群,演绎得淋漓尽致。
除了「地价门」的主线外,本剧还穿插了不少副线,同样影射了各种政坛丑闻。
以及,伊藤诗织遭性侵案件因「证据不足」中止搜查。
不难理解,为何日本民众对这部「自黑」剧集体叫好。
它不仅大胆还原了敏感的政治丑闻。
也传递了日本普通民众的心声。
「别把我们当笨蛋!」
此外,这部剧更具价值之处在于——
从更广的意义上表现出对现代媒体社会的隐忧,反思了纸媒时代落幕后,年轻人不关心时事这一普遍现实。
剧中还加入了一个兼职送报的大学生角色。
他每天经手无数张报纸,却并不阅读。
获取新闻仅限于在手机上瞄几眼标题。
但一次意外,让他忽然意识到,新闻不总是遥不可及的现实。
剧中自杀明志的官员,正是男主的姨夫。
这使得他开始主动翻看新闻,试图发掘真相。
但舆论的真真假假,几经反转,让他迷茫不已。
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相的可贵由此被凸显出来。
因缘于此,他渐渐开始留心社会问题。
后来立志要和女主一样,成为一名为大众拨开迷雾的新闻记者。
他的职业理想是,写出能让不看新闻的年轻人也感兴趣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