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价值观,也会让他们有一套 " 非主流 " 的评价。不管是当年 " 大 IP+ 头部流量 " 模式声势浩大,还是后来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时候,他们都不会被流量数据影响,依旧是引用电视媒介的官方数据对其进行评价。
被夸为 " 国剧门脸 " 的正午阳光,因为几部剧并未取得良好的收视成绩,在贴吧也是常常被质疑的对象。《开端》播出时,在微博占领了超 300+ 热搜,但芒果粉则反复质疑 " 是否营销过度 ",《相逢时节》近期的数据表现也让部分芒果粉戏称 " 网播都是大剧,CVB 是正午的大敌 "。
超市与宜家
芒果粉能从 2005 年活跃至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一腔爱意,并不是单箭头。
从官方对 " 芒果 " 这个称呼的采纳程度就能看出来。2006 年时,它还只是卫视粉争吵时取的代号,到了 2007 年,湖南卫视就推出了节目 " 芒果新闻 ",后来也在多种小栏目中深化 " 芒果 " 的形象。一、二线卫视几乎都有花名,但湖南卫视率先笑纳后不断深化,最终让其成为品牌标识的平台。
甚至 2010-2011 年这两天里,官方还为芒果粉们推出了晚会 " 金芒果粉丝节 "。整个晚会都是粉丝导向:邀请粉丝来走红毯,过往老节目的幕后制作团队及主持人都会亲临现场做分享,并请来彼时人气如日中天的韩团来做节目。
一个贴心的细节是:主持人、艺人都和观众坐成一起,有粉丝后来温情地回忆道:" 不管是现场的还有电视机前的都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作为芒果粉聚集重地的贴吧,官方也在持续运营中。从 2006 年开始,每逢热门综艺和晚会,贴吧吧务都会从电视台处获得一些票务,以报名抽奖等形式赠予贴吧粉丝。不少剧集、节目的制片人也会在贴吧里发帖,鼓励大家多提意见,解决大家的疑问。
早年间,不少台里的工作人员以从业者,也在湖南卫视贴吧活跃。不少老粉称二代吧主 @漫画鱼就是湖南卫视总编室的人;初代营销号,以爆料湖南卫视节目内幕走红的 " 舞美师 ",也曾是一代吧友。
或许是 " 粉随正主 ",被湖南卫视一系列综艺节目滋养长大的粉丝们,自己也常常在贴吧策划活动。2010-2013 年,贴吧一共策划了四届 " 护卫艇奥斯卡奖 ",奖项设置也很 " 芒果特色 ",如 " 最神出鬼没护卫艇 "" 最具个性 ID"" 最有才 ",还分了 " 芒果小姐 " 和 " 芒果先生 ",会设置几轮赛程,并最终由吧友投票。
第四届护卫艇奥斯卡大奖闭幕式和颁奖礼
精神股民们不仅玩明白了综艺节目式的赛程设置,也逐渐开始不满足于消费已有的生产内容,而更加以行业从业者的姿态,表达自己对现有文娱产品乃至行业的看法。他们会在贴吧里给制片人、台长写信,吐槽数据不好的节目编排并给出自的方案,还会分析这一年来其他卫视的表现,生气地说 " 要一直这么摆烂下去吗 "。
而 " 护犊子 " 的心态,不仅是对黑子,还有对湖南卫视的成员。在他们看来,《明星大侦探》整个团队的出走是忘恩负义,给七季以来的负责人刷起了 " 蛇 " 的表情符号。他们也会骂现役导演不好好工作,愤怒地刷起长图:" 湖南卫视不接受任何无能的导演团队 "。
行业总认为,长视频平台的一大痛点是,他们很难有人格化面孔,很难有用户忠诚度。抖音、快手、B 站等短视频、视频社区崛起后,新的对比场景是:他们很难让用户去 " 刷 "。
困在商业模式里的 " 优爱腾 " 们,不能缺席每一个档期,不能多次错过市场头部项目,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不得不活成了大型超市:这里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用户只为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买完即走。
是 PGC 起家和 UGC 起家的差别吗?也不尽然。在《HBO 的内容战略》一书中,投身原创制作的 HBO 会花很多时间思考:这是 HBO 风格的项目吗?这是所有合作的起点,也让他们从一条 " 无线台不愿意做、不能做的内容 " 里杀出了一条路。
HBO 走出这条路,花了 14 年;" 芒果精 " 的概念从发轫到今天,也已经有了超过 15 年的光景。品牌的建立,一需要意识,二需要时间,有没有品牌标识,有点像超市和宜家的区别,后者并不需要买东西也可以逛一天,包括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