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案件有较强的真实性之外,我们还在看什么?
在聊《猎罪图鉴》之前,有这么一个问题。
国内国外的导演和编剧都需要思考如何拍出一部吸引人眼球的犯罪片,同样是讲述一个犯罪故事,不同的作品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现 " 犯罪链 " 上不同的视角。
一个完整的 " 证据链 "
刑侦剧中所谓的 " 证据链 ",公安人员在破案过程中需要广泛收集证据,并且形成一系列客观事实与物件所形成的证明链条,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桃会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犯罪作品,排名时间不分先后。
2000 年左右,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了犯罪剧《CSI》(犯罪现场调查),这部长寿犯罪剧在 2009 年时获得了全球 7380 万观众,如今还在更新。
《CSI》里把主要的镜头聚焦于 " 犯罪现场 " 和 " 法医停尸房 ",主角们通过完整的作案证据去侦破案件。
前线犯罪现场
后方停尸间解剖
而在同一时期的国内,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家人都会打开电视追的一个叫《重案六组》的刑侦警匪剧。
只想说《重案六组》太过经典,有机会单拉出来写一篇。
《重案六组》并不渲染罪犯作案过程,而是主要将镜头对准人民警察,没有现在烂大街的胡逼纯推理,警察真正办案靠的是调查和分析。
到了 2012 年左右,那会身边人开始流行起来新式犯罪剧,大家要么是在看《Lie to Me》,要么就是在追《犯罪心理》。
只能说美国那边侦破剧里的办案手段又被编剧加入了一些 " 新概念 ",从微表情学到 FBI 的行为侧写。
结果这些新概念都变成了割韭菜的好镰刀。
只要走进某个书店,书架上的畅销书都是这一类的,什么《FBI 读心术》。但其实电视剧里的所谓微表情、犯罪心理已经跳出了艺术加工的范畴,纯属扯淡了。
话题转回来,《猎罪图鉴》是以 " 犯罪画像师 " 这个新角度切入一个案件。
犯罪画像师也叫作 " 法医画师 "(Forensic Sketch Artist),这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法医领域,需要掌握广泛的技术,比如去还原高度腐烂死者生前容貌,或者是画出犯罪嫌疑人肖像等等。
根据头骨还原人脸
你可能会有印象,在之前看到很多影视作品中," 犯罪画像师 " 并不是推动主线剧情的关键,只是作为辅助。
电影《喋血双雄》
比如吴宇森导演的《喋血双雄》里,李修贤饰演的警官在目击了周润发饰演的杀手小庄后,找了警局的画师让其画出样貌。
另外,网上有很多人都在质疑《猎罪图鉴》里素描师沈翊神乎其神的绘画技巧,只根据只言片语就能画出犯罪嫌疑人的样貌,甚至复原白骨化的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