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收集完毕。
接下来,瞄准目标,一一攻破。
讨厌红色?
OK,那我就每天变着花样,帽子、外套、裤子、背包、鞋子......全身红气死你。
就连平时喝的饮料,也特地换成红色装的可口可乐。
不想要看到我?
半径10公尺都会不舒服?
行!
那我就特地为了你搬家,然后......租到你隔壁。
还搞到你的课程表。
跟你报一样的课,每天啥也不干,就坐你旁边"骚扰"你。
好气又好笑。
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Sir就问,这真的是20出头的大学生吗???
怎么招数一个个连小学生看了都嫌弃幼稚。
嗯,又是这种互相看不对眼套路,我们可太熟了。
比如《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
故事背景就是,欧儿和阿德因为学生时代一出舞台剧主角的争夺绝交多年。
多年后,两人在同一节补习课上再次相见,也因为这样的嫌隙,关系变得格外尴尬。
一扭头,欧儿看见阿德,笑容一秒凝固。
还有《小无拆》。
邻居+世仇的关系,更是水火不容。
小时候是事事"攀比"。
跑步要争,小红花要争,女同学要争,一言不合就是打。
长大后,机缘巧合上了同一所大学。
这下,打得更欢了……
相较之下。
是不是突然间觉得张宰英的报复,更像是跟秋尚宇打情骂俏?
这也就是为什么《语义错误》明明时长有限,却有办法让观众瞬间代入嗑CP的根本原因。
因为打从一开始的冲突,编剧就暗藏了一颗又一颗的"喜糖"。
尤其是上课用马克笔画鬼脸恶搞。
(画得竟然还蛮可爱)
还有一次性买断自动贩售机里,秋尚宇爱喝的饮料。
搞得家里积了一堆自己根本不喝的黑咖啡,无法处理。
以及一边看着黑咖啡,一边自言自语:
我只是想看清楚他生气的脸
男孩的恶作剧通常代表什么。
不用课代表介绍了吧。
所以每当他开始耍各种贱招的时候,观众的观感不是替秋尚宇打抱不平,反倒还......挺羡慕。
02
就是要反差
如果说,《语义错误》一半的甜来自张宰英的"坏"。
那么,另一半则是秋尚宇的"憨"。
在遇到张宰英之前,秋尚宇是一名刻板固执的工科生学霸。
不参加系上活动,不在聊天室群组里,也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