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5分钟,黄霑便填好了词,还在稿上画了男性生殖器图,传真给徐克,说:"你爱要不要,不要就另请高明。"
徐克听后很满意,问黄霑除了许冠杰找谁录歌比较合适,黄霑第一时间想到罗文,拉他来救场。黄霑说:"替许冠杰录歌,香港有几个人可以替许冠杰?最多罗文。"
可等罗文录了粤语版和国语版后,许冠杰的时间又空了下来,录了粤语版,最终电影用了许冠杰版,罗文版本始终未能放出。《笑傲江湖》播出后,《沧海一声笑》轰动全国。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同年,黄霑向林燕妮求婚,金庸做证婚人,结果第二天,林燕妮发表个人声明,指责黄霑,说前一天的都不算数。黄霑很伤心,甚至一度想过自杀。
90年代初,黄霑爱情、事业双重危机。和林燕妮分手,拍电影赔钱,广告公司破产,负债千万。同时,找黄霑作词的人也明显变少。
黄霑很生气,说:"为什么没人再找我填歌词了?怎么那些狗屁不通的词反而有人要?"
这期间,黄霑和比他年轻20岁的助手陈惠敏相恋。陈惠敏一心向着黄霑,并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结婚后,黄霑说:"这次我不会再花心。"
1991年,罗文获得"金针奖",黄霑和顾嘉辉为他颁奖,黄霑说:"罗文的贡献,值得音乐界人的肯定。"
罗文激动地说:"我觉得这个奖项给我未来的事业极大的鼓舞。"
这时,谁都想不到,5年后,罗文会突然宣布退出乐坛。
时间倒回十年前,八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除了前辈罗文,还有两位天王级的歌手,谭咏麟和张国荣。1986年,张国荣凭借《当年情》和《有谁共鸣》逐步登上巅峰,却因粉丝"谭张争霸"不得不提前退出歌坛。
罗文不止一次表示过对张国荣的喜爱,在张国荣心中,罗文也一直都是超级巨星。
黄霑知道后失落地说:"Leslie呀Leslie,你这么早告别乐坛,实在是浪费。"
图源:《今夜不设防》
之后,新生代歌手层出不穷。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风生水起。黄霑听不惯刘德华的歌,刘德华发行第一首歌《情那么笨》后,黄霑在专栏中大骂:"没有看过写歌写得那么笨的作词人。"
两年后,香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用极大版面介绍了"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和郭富城。至此,"四大天王"诞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开始垄断香港乐坛。整个华语乐坛也开始改朝换代。
黄霑说:"我觉得周杰伦搞HIP-HOP不可能长久。没有美国HIP-HOP的环境,我们学就跟中央电视台常常播的洋人唱京剧一样,无论他们怎么好都不会像中国人唱得那么好。"
"我不喜欢TWINS。她们不讨厌,也很逗,但我们要听歌。她们自己都承认唱不好,唱不好就不该出唱片,有些歌星,连呼吸都不懂,一唱就哮喘,要断气的样子,这种"口喘歌王"都能出唱片?不会唱就去当明星当模特嘛,为什么非要唱歌?"
不只是歌手,林夕替代了黄霑等作词人,黄霑不服。
有一次接受采访,黄霑说:"1980年代开始,我就觉得有些粤语歌词不通了,一度很生气。所以就让人刻了一个印——不信人间尽耳聋。我现在有得写就写下去,拼了命写,写到没人听,写到没人要,写到死。林夕那样的词我也会写,但就是不肯向现实低头。"
1998年,黄霑和顾嘉辉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举行两场"辉黄演唱会",张国荣和一众明星纷纷到场,堪称香港流行乐坛盛事。
黄霑说:"我觉得很幸运的事是认识辉哥,一个大家都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教父的人,非常有才华,教了我很多东西,给了我很多机会。"
那晚,罗文是演唱顾问,出场前,黄霑笑着说:"介绍一位我们要多谢的人,顾嘉辉黄霑演唱会不能少的人,死都要把他拉出来,就是罗文,我们今晚的演唱顾问。"
图源:1998年"辉黄"演唱会
罗文出场后,第一首便唱《家变》。演唱会上,十首"辉煌"的经典,罗文独占3首。
而在2000年演唱会时,罗文更是直接表示:"我今晚的荣誉和掌声全部都属于我的挚友良师黄霑先生和顾嘉辉先生。"
镜头扫过黄霑和顾嘉辉,两人微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