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张脸和会装 X,一无是处。
咱就是说,他们究竟是凭什么,凭什么啊?
但也必须承认,国产剧里的学霸,也不都这么离谱。
往远了说,《家有儿女》小雪。
既是一名学霸,也是一个会早恋,会追星,会和父母顶嘴,有点小叛逆的少女。
有傲气,也有孩子的稚气,青春期的脾气。
学霸,首先还是一个人嘛。
怎么到了某些导演和编剧那,学霸就成了莫得感情的学习机器了?
往近了说,《功勋》于敏。
中国 " 氢弹之父 ",在现实中有原型的真学霸。
剧中有这么一段乌龙。
一群科学家去抓鱼,变真 · 科学摸鱼:
大家伙拿着鱼叉下水,水性不好的于敏就站在岸上做指挥:
理论计算得很是精确。上至天气,下至河里的漩涡、石头和水草,于敏都计算在内。
那么,科学摸鱼会比较科学吗?
最后实践下来 ...... 就抓着一条丁点大的小鱼。
怎么回事?复盘呗:
- 反正理论没问题
- 也有技术原因,可能没有达到那个三点一厘米的倾斜度
理论是没问题,问题的问题是,鱼会自己跑啊哈哈哈。
同样是张口闭口来理论的一根筋,为什么有的学霸让人烦,有的学霸却让人觉得可爱?
再看雷佳音的表情,认真,严肃,对他的抓鱼方法论深信不疑。
你就知道他谈理论不是为了装 X,不是为了向同侪炫技。
和国产剧里大部分自大的学霸拉开差距,他真正演出了学霸对学问的执。
只是像这样精打细磨的学霸形象,太少太少。
是的,说到观众在看学霸时,真正看的是什么?答案无非是——
人物本身。
不论是嗑学问,还是嗑 CP,让观众嗑下去的前提都是俩字:人性。
学霸,首先还是一个人。
可咱的导演和编剧是怎么做的呢?
拍学霸,永远是懵懂闷骚和装 X;
拍学渣,永远是逃课打架混网吧;拍精英,也不外乎西装领带名牌表 ......
想象力的贫乏,搞创作的偷懒,导致他们只懂用一个个符号拼贴人物。
就酱,凭什么让观众买单?
摔!关屏,不看不看了!
今日打工人:假章刻制中心科长
还没看爽?来瞅瞅这几篇呗: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
真是离谱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