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次只能动一项。
一个部位调整后,其他部位也得跟着动,它需要很强的规划意识:比如有人先开眼角再垫高鼻子,就很容易把眼间距牵扯得太近,显老显精明。
做完以后还有漫长的恢复期,等待的过程就跟开盲盒一样,你也不知道最终效果图哪样。
想想吧,我们平时买件衣服都经常要退货,一个人需要非常强大的信念感,才能一点点雕琢自己的脸,坚信自己是会百分百通关的那一个。
当然,也有命的成分。
有博主注意过一个细节:她生完孩子三天就能这个状态亮相,说明体质很好,可能一些小项目对她来说根本没有恢复期。
跟她这个状态能遥相呼应的,只有英国死磕王子的凯特王妃。
不得不说,狠角色都是身体好。
我甚至觉得一个人身体好不好会影响他的性格,身体素质好的人容易乐观、自信,比如李嘉欣、刘嘉玲就感觉身体素质很好,关关难过关关过的那种。
她是上海人,后来才举家搬迁去了香港。
她上海话还是讲得很好,性格底色也很上海,上海女人是务实做派的,对自己人生很有掌控欲的,能屈能伸,拎得清。
2011 年,她 22 岁,刚有点名气,就在香港花几十万开了个美甲店,开店变现,寻找稳定的现金流,我刚搜了下,那个店居然还在,还能加盟了。
人生也跟戏一样。
认识黄晓明后,很快就担纲电影女主角,2012 年跟赵又廷演《第一次》,13 年就拍了云中歌,14 年上跑男,再之后就成了毫无争议的女明星第一梯队里的人物了。
看黄晓明历任女友名单,感觉他不是一个太势利的人,可能因为自己事业太好太顺了,所以对女方的资源 / 收入 / 地位倒不是那么在意,反正都没有他有名。
她 pick 男友的眼光倒是真的不错。
陈伟霆跟她分手后被港媒嘲笑,大意是你一个娱乐圈的路人甲,女朋友跟着大明星跑了,陈从头到尾不出恶言;
黄晓明勤勤恳恳地给她提供资源——可能是因为小小年纪外出务工,所以于人情世故上有一种奇异的直觉。
以前看到一种说法,说寄生虫人格的人,总能精准选中适合的寄主,我觉得这个道理或许是通用的。很早就出来搵食的人,要么饿死了,要么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辨别出 " 好心人 "。
会有怔忪的时刻吗,回想前半生的时候,会不会觉得,15 岁以后的人生如此高密度,紧凑到不像是真的。
她完全有资格说一句,她的人生比绝大多数她演过的剧本都精彩。
毫无疑问她很聪明。而我的一个观点是,聪明是通用的,一个人很难在其他事上都很开窍,唯独演戏一窍不通。
而她最有名的案例是,跟刘德华演小凤仙送别蔡锷的桥段,怎么都哭不出来,需要催泪棒。
就,很匪夷所思。一个她,一个杨幂,难以想象那么聪明的两个人,怎么演戏那么木。
后来觉得,她应该是没办法去相信剧本里的那种人生吧。
章子怡说演员要有信念感,你要相信你演的这个角色。她是不信的。
这跟功利心也没什么关系。论功利心,章子怡也有,而且更张扬——她 30 岁前的那张脸,写满了 " 少年得志 "、" 出名趁早 ",但两个人的功利心又不一样。
章子怡的心更野,更大,更不切实际些,是有点飘的 " 做中国最红的女明星和最好的女演员 ";她的更务实,更拎得清,更想得通," 要过好日子 "。
但太想得通了,就很难犯轴,而表演是需要一点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