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和财阀正如马克思所说:
"资本家在它们的竞争中虽然彼此证明是假的弟兄,但面对工人阶级全体时,他们立即会形成一个和衷共济的秘密团体。"
这时候,韩国底层男性已经追悔莫及。
事实证明,当他们不把女性当人,也不会真的善待男性。
因为它可以为了经济发展或者别的宏观愿景,牺牲掉弱者的权利,首先是女性,那么底层男性还远吗?
女性成为生育机器和为家庭提供无偿劳动的工具之后,男性势必会沦为机器的燃料。
女性无法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养家的成本自然加倍加注在男性身上。
女性无法有效转化为劳动力,那资本势必增加对男性劳动力的剥削。
于是韩国社会,无论男女互撕成什么样,工作越来越卷、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现状,依然不会改变。
正如戴锦华教授所说:"男性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优势地位,但同时男性也被锁死在父权结构当中。"
"今天一个女性的所谓失败者和一个男性失败者的遭遇恐怕非常不同,因为父权逻辑设定男性必须成功、必须在主流结构中占位置。而女性的失败尽管同样伤痛,却被社会认为‘正常’,因为原本就没想让你入围、入局和加入竞赛。这是主流逻辑的悖谬。"
真正的出路永远是选择更难的那条路——
不是男女互搏的零和游戏,而是面对真正的问题:
性别议题和阶级议题存在交叉性,社会政策存在阶级上的倾斜,性别结构存在深层次的不公。
为什么要一同沉没呢?明明可以相互守望着一起生存。
女性不再为了"贤妻良母"失去自我,男性也不再为"养家糊口、光宗耀祖"把自己掏空。
说了一万次,但她姐依然要重申那句话:女性主义是追求男女平权,不是追求女性特权。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女性主义者,因为只有把他人当人对待,你才值得人之为人的尊严。
戴锦华曾指出女性主义不是"花木兰",不是女性扮演男性,成为男性,完成权力的颠覆。
而是女性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形成独特的力量,我愿称之为"成为弱者的力量",这种身体经验让我们能够去看见"更弱者"。
这种"看见",不是给弱者一个"出路",而是给每个人一个"出口"。
现代社会实在太崇拜优绩主义了,人们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强大才是正义",可睁眼看看这个世界——
这里遍布着想要努力却无法努力的人、努力了却没有回报的人、过于努力而身心崩溃的人。
这时,"成为弱者"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反而成为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清醒而真诚,既脆弱又强大。
上野千鹤子说:"女性主义是让弱者能够以弱者的姿态生存。"
"请不要把自己的努力只用于追逐自己的胜利,请不要用得天独厚的环境,去贬低没有自己幸运的人,而是去帮助他们。请不要逞强,承认自己的弱小,互相支撑着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