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公平、正义为己任……
不畏上、不畏权、不违心,
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
这份精神不仅影响了儿子周亦武。
也继续影响着新一代的法医从业者。
年轻一辈法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往开来。
变的是技术条件、时代背景,不变的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职业信仰。
透过这些生动的场景,我们看到了一幅鲜活的法医群像。
不再是模糊的符号,而是一个个为理想发光发热的具体的人。
处理了无数个冰冷的遗体的,也正是这样一群热忱的普通人。
理想主义是行业信念,也是精神支柱。
因为正像刘良老师所总结的,法医一行业十分不易。
他们背负着身体上的压力。
比如,尸冷会带来冰冷的触觉刺激。
尸臭中的硫化氢、氨气,凶杀现场浓厚的血腥味,可能会造成晕眩、恶心、呕吐等嗅觉刺激。
高度腐烂、巨人观等死后变化,会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
更有巨大的精神压力。
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案件,法医都是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
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条条人命,许多家庭。
节目里,还还原了一个联合死因案件。
一名男子身上被发现多处创伤、勒痕、酒精超标……
最后得出结论是,他是被骗进传销组织后,被几个人接连伤害致死。
之后又被猛灌白酒,制造了饮酒过量而死的假象。
这一案件背后是9个被告,加上死者10个家庭。
如果没有法医这一行业,案情将难以明晰。
足以看出法医这一行业的重要性。
而从业者只有秉持高度谨慎、专业的职业态度,才能在这一行真正立足。
然而,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导致法医的工作不仅未被正视,还遭受了许多本不该有的社会偏见。
比如,和遗体接触被认为不吉利、晦气。
法医秦明就曾表示,一度因为职业被网友拉黑,去吃酒席的时候别人不愿意和他握手。
正因如此,部分私人码头会拒绝尸体的停靠。
紧急情况下,水警法医不得不在狭小的船上,进行验尸工作。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水警法医」这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水泡过的遗体,本身就更加棘手。
他们还需要身兼数职,从接手警情、巡逻水面,到打捞浮尸、现场鉴察、拍照记录、水样提取……
如果不是这期节目,我们很难想象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
但即使如此艰辛,从业者依然坚守岗位,奉献一生。
足以看出法医们的理想主义情怀。
这档节目令我们感受到了法医这一职业的崇高。
因为他们「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遗体就是逝者最后的证言,而法医充当的角色,相当于逝者的「翻译官」。
维护着个体的尊严,也维护着国家的司法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