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说:你就是太轴了。
谈到娱乐圈好友,袁立掰着指头想了半天,一个也没想出来:"我好像在这个圈子里没什么朋友,我们关心的事儿都不一样。"
开通微博以来,袁立成了网友眼里的"公知",时常在微博发表看法,讲南北战争,讲百度算法,还为演员争取五险一金。窦文涛打趣她:"袁立就是太较真了,难怪很多人说她二。"
图源:《锵锵三人行》
她并不严谨,观点时有漏洞,还会打错字。网友骂她"公知"、"亲美",袁立笑笑:"叫我公知是抬举我,我知识储备不够,但我有表达的自由。"她不怕犯错,怕的是明星没有责任感。
记者问她:"大家都爱惜羽毛,生怕表达观点会招骂?"袁立说:"他们不是怕,是真的不懂。"
2008年汶川地震,袁立捐了30万,还想要收养一对震区的孤儿。后来西南干旱,云南水灾,袁立都捐了不少钱。网上有人攻击她,质疑她作秀,袁立回怼说:"我不缺(钱),也丢不起那人。"
袁立并不看好中国明星做公益,她觉得他们小心眼,做公益只能一个人做,不愿意帮别人站台,担心自己被别人抢了风头。
"人都是自私的,这我能理解。但是他们也都不读书的,那你如何去了解一个公益项目背后的社会问题呢?"
在袁立看来,中国大多演员只会攀比:"你红,我比你更红,你去年红的,我今年红的,我有多少粉丝,你有多少?你片酬多少,我片酬多少?这就是没法儿相处了。"
她说:"整个中国娱乐圈里满溢着县城文工团文化,演员都是县城文工团演员的心态,狭隘、没格局、不开阔。"
"我敬佩美国的演员,他们会关心非洲孩子的命运,他们格局更大一些。"
久而久之,袁立被许多中国演员孤立了。
2012年,袁立和认识4个月的加拿大男友林博文闪婚,婚后来到美国生活。
去美国之前,袁立一直是个"等级"观念很强的人。当学生时,她考了北影第一,觉得自己会是下一个巩俐,是No.1。
工作以后,她住大房子,有阿姨,有司机,还有按摩师,出门从不坐地铁,不知道夜市长啥样。
到了美国,袁立一下子被生活"打回原形"。在美国没人认识她,遇到困难也没人帮忙,什么事都得靠自己。每次家具到了、水管老化、地板开裂,袁立都给丈夫打电话请求帮助。
结果对方回她:"你不能自己干吗?"
袁立无奈打电话给社区的维修工,对方是个墨西哥人,说:"我在休假,等下周回来。"袁立生气了要他快来,他说:"这里不是中国,你不要剥削我。"
袁立悟出了一个道理:"这是西方人的独立精神吧!"她形容道:"我的青春期是在美国完成的。"
在美国那段时间,袁立想了很多问题。她先是准备去美国生孩子,结果因为压力太大流产了,后又冻了卵子,再后来跟丈夫离了婚。
袁立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早年刚出道时没钱,她天天想着挣钱。后来有钱了,袁立又觉得,好像人的一生也不需要太多的钱。
"你不买爱马仕,不坐自己的私人飞机,你哪里需要花很多钱呢,对不对?"
手上现钱多了起来,袁立开始把目光转向公益。
2015年,袁立第一次接触尘肺病人。
那个夏天,她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尘肺病人为了索要赔偿"开胸验肺"的新闻,事后,袁立联系到了专门捐助尘肺病农民工的"大爱清尘"。
创始人王克勤说:"你要不要来亲眼看看尘肺病人是怎么活的?"袁立答应了。
地点位于秦岭深处,大爱清尘给每个人都买了保险,一开始袁立还以为买保险是因为当地有流氓,会打人,伤人,结果发现那里山路蜿蜒,司机一路上得停下来抽好几根烟。
袁立接触的第一个尘肺病人是向阳村的王明升,对方很瘦很黑,袁立跟他靠近说话的时候,可以听见他胸腔里沙沙沙的呼吸声,像秋天的落叶。
一开始袁立不明白什么是尘肺,后来知道这种病是因为常年在矿山进行缺乏防护的工作,肺泡吸入大量粉尘而变硬化,病人只能跪着呼吸。
王克勤形容:"病人的肺会慢慢变成一个金属肺,不可逆转。"
袁立在向阳村探访了一个小伙子,哥哥得尘肺病死了,之后嫂子改嫁给他,以确保孩子保留原来姓氏。后来他也查出得了病,嫂子看不到希望,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