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防疫人员的主体千变万化,手段更是诡计多端。
这边 # 吉林市一小区送菜照相被质疑摆拍 # 又冲上热搜,我看了都想称呼一句大冤种。
志愿者拎着两包菜,来来回回折返,配合公司的防疫宣传进行摆拍。
苦是他们吃的。
另一边还要扛住网络暴力,背上虚假表演的骂名。
骂是他们挨的。
如果没被曝光,这放在网上大概又是一组人见人感动的好素材。
配上千转万赞和 " 辛苦了 " ‘谢谢 ",流量暴涨完美收官。
这样的事迹并不是少数。
明明有小推车能运输菜,非要让防疫人员排队接龙;
明明可以发补贴安排调休,非要搞什么 " 最美逆行者 " 虚头巴脑的评选。
不是人家穿个防护服就变真天使了,都是肉体凡胎谁不想工作完麻溜回家躺平休息啊。
防疫就像检测仪,照出一些藏在骨子里的弊病。
流量到手了,kpi 完成了,唯有基层防疫人员吃力不讨好。
知乎有防疫人员发帖:
" 防疫防到第三年,大家真的疲了麻了。
医护人员也都只是为了生活奔波的底层普通老百姓,不是靠加油就能转下去的机器,不是靠廉价感动就能打上鸡血的盖世英雄,也不是靠口头性赞美就能活下去的天使。"
当我们把医护人员当成某种抽象符号时,就是在不经意间抹杀作为他们个体的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开始反感作秀感恩和过度宣传。
它的本质是靠消耗他们,来达到各种利己的目的。
14 天瘦 9 斤,电梯里三度晕倒,需要的是更好的工作安排,而不是转发致敬;
零下七度睡在走廊,24 小时坚持一线,需要的是改善住宿条件,安排轮休,而不是泪目破防;
深夜吃凉水泡的方便面,需要的是提供资源,提高待遇,而不是感恩难忘。
" 无私奉献 " 的宣传和 " 感恩大白 " 的鸡汤,不能掩盖背后的过劳危险。
跳一支舞的时间,够你点一份热奶茶放在旁边让他们暖手;
视察工作的前后流程,何不自己上一线做 100 份核酸采样呢?
上下嘴唇一碰,就把高帽给人家戴了一层又一层,但对实际需求却不闻不问。
学校需要素质教育,家长需要表演秀场,群众需要愤怒宣泄口。
防疫人员仿佛是长链条上的螺丝钉,巨大的荒谬喜剧里乖乖配合的 NPC。
配合拍照,强迫看节目,被动接受慰问,除了宣传者和看客,满足了自己廉价的满足感。
处在感染危险中的他们,却被本末倒置的吹嘘表演,高高地架在上面。
真正的人文关怀,从来都不是正能量微博里,1w 的热转和点赞。
我当然相信,普通如你我,都有一颗朴素的共情心。
感谢是发自内心的,转发也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防疫人员的辛苦。
只是,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流量和宣传利用,将医护人员当作抽象的符号赞美。
是否可以跳出原本的囿于自我的结构,重新审视作为 " 人 " 的防疫人员,他们自己真正的需求。
咱同样都是打工人。
实质性的理解和帮助,永远大于表面上的歌功颂德。
望周知。
作者 / 小 W
编辑 / 姜 姜
视觉 / 是蓝色的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