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种程度来说,爱豆转型做演员也因为市场缺失。
" 限韩令 " 之后,韩国爱豆的关注度降低,国内有意培养自己的爱豆体系。
韩国《produce101》带来养成系选秀的概念,18 年《偶像练习生》空降内娱,迅速吸引观众目光。几个月的训练、比赛后,NINE PERCENT 出道。
随后,选秀红利来势汹汹。
现阶段的选秀热起于《偶像练习生》,止于《青春有你 3》。
国内没有成熟的爱豆培训体系,没有专门供爱豆打歌的舞台,很多爱豆出道后没有更多的曝光机会。
除了不健全的市场,还有拔苗助长的练习生们。
在这些练习生的对比下,一些当初嫌弃 " 土偶 " 的友友,翻出了当年的节目洗眼睛。
相比之下,《偶像练习生》时期,选手们的舞台爆发力更强。
镜头感也更好。
《创造营 2021》因为人数不够,拉着去当翻译的利路修充数做练习生。
然后,消极怠工的他火了,全民打投,把利老师投进决赛。
笋丝:我就是想看利路修下不了班的样子。
利路修:我翻的白眼还不够多吗?
那么有业务能力,有梦想的爱豆们呢?
路人不在意,只有粉丝抱团心疼自家爱豆。
粉圈有一个隐形的鄙视链。
追日本爱豆的看不上韩国爱豆,追韩国爱豆的看不上内娱爱豆。
日韩爱豆文化发展久远。
日本传统爱豆,展现轻松活泼的氛围。
打歌舞台以元气感为主 ↓
韩娱的爱豆包装形成产业。
整齐划一的群舞 ↓
有力度的舞蹈动作 ↓
而内娱爱豆,融合了日本和韩国的风格,没能找准属于自己的定位。
刀群舞有,一到关键点就切镜头,让观众看什么?
切换直拍的镜头,emmm......
活泼感也有,但和日本的元气感相比,差了点。
没有大众记忆点,成为内娱爱豆越来越 " 粉丝限定 " 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