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青蛇:前缘》,你会发现像做了一场梦,明明叫作青蛇,但又不像青蛇。
同一题材,为何张曼玉版本就能进入豆瓣 TOP 250 ,并保持 8.6 的高分呢?
仅仅是因为剧本这一硬伤吗?
当然不是,张曼玉版本《青蛇》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她演出了那个「妖气」。
妖最大的特点,是勾引人。
而勾引。
就代表了,你有欲望。
《青蛇》就把人性与欲望拍摄的淋漓尽致。
在看《青蛇》时,张曼玉的各种表情与动作都在昭示的她就是一条蛇,一条迷人的妖精。
尤其是她的眼神,魅惑而迷人。
但在《青蛇:前缘》中,阿娇所饰演的青蛇,妖是妖,却不媚。
唯一跟媚沾点边的便是开头的那一个背影。
导演试图用她扭动的背影来描绘她的妖性。
但这确定不是人的游泳吗?
她在泳池的扭动,与原版《青蛇》轻摇罗扇,身段婀娜的扭动一对比,高下立见。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说完远景,再来看看近景,更是苦不堪言。
同样是躺在地板上勾引人,阿娇紧皱眉头,痴痴的望着。
而张曼玉则身体妖娆,软声软语,那声音能酥进骨头里。
同样是突然的探头,阿娇妖性全无,动作显得十分笨拙,就像身体藏在树后面一样。
但张曼玉版本的探头,即使没有蛇尾的显露,只是简单的往脖子上亲吻的那一下,就将所有的妖性与情欲给表现出来了。
当然,阿娇版本《青蛇:前缘》除了没有拍出来 " 妖气 " 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层次。
张曼玉从妖的魅惑到人的痴情,她用一滴泪交代了。
但到了《青蛇:前缘》的这滴泪却显得格外的空洞。
有人说,这是剧本所致,剧情的薄弱以至于没有办法让演员发挥感情的转变。
但厂长想说,除了剧情的 BUG,演员的演技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青蛇:前缘》不仅妖气全无,更是连演员的灵性都完全丧失。
看这部电影,最深的一个感觉便是:压抑,沉闷。
她的每一次出现,都不禁让人紧锁眉头,
不知道这是阿娇自身的愁苦气质,还是导演追求的愁苦气质。
在这条青蛇身上,看不到表演的魅力,只看到了阿娇按部就班地念台词,演了一条沉闷无趣的青蛇。
所以,这到底是剧本的问题,还是演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