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她不像是来和解的,倒像是特地来消遣我们的。
但,尽管观感不适,飘却实在不想随便捡一个诸如“茶”“婊”或“媛”的恶臭标签随便往当事人身上一贴,就算解决了这档子事儿。
因为凡尔赛行为在我们生活中实在寻常到不值一提,也并非什么弥天大罪,况且在她已经经历过一轮铺天盖地的网暴后,我也不忍心再去指责她。
不过在这一事件里,我却看到了一种不得不严肃谈谈的糟糕现象 ——
素颜似乎已经从一种解放女性的生活方式,变成了又一种对女性的束缚。
抛抛蔡的和解视频传达的含义是什么?
唯有美貌出众,才有资格参加素颜挑战;可以不施脂粉,在镜头前却不能是丑的。
由此,素颜的门槛似乎被拔到无限高,普通女性的焦虑值也越来越深。
而更让我无奈的是,那些批判抛抛蔡的人似乎也没找对方向 ——
借机仿妆,推荐“素颜妆化妆品”,或是干脆开始拒绝素颜。
素颜挑战的初衷本来是给予女性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不是被社会的眼光所绑架。
如今,却倒逼着我们更加要躲到妆容的背后。
可见,当一场良性的运动沦为凡尔赛的舞台后,它便只能带来反作用。
且就在此时,更加让人愤怒的转折点来了 ——
# 女明星与素颜和解 #
一群粉丝,开始接着“批斗”抛抛蔡的热潮,四处张贴女星们的素颜照,美其名曰展示真正的素颜美学。
我无语到不知道该气该笑。
若网红博主的自我营销,还只是给女性提供了一个错误方向。
那么在女明星的素颜贴满热搜的那一刻,素颜挑战便被扭曲成了一场“素颜霸凌”。
为什么要用霸凌这么重的词?
很简单,当素颜挑战碰上不素颜的网红,这只能算做作卖弄。
但碰上素颜都美得惊天动地的女明星,这场运动就彻底变质了。
原因再直观不过 ——
女明星需要和素颜“和解”吗?
即便再嘴硬,也无法否认她们就是容貌上既得利益者的事实。
对素颜的焦虑,本质是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规训,它叫我们与自己本来的面目去对抗,使我们去厌弃我们自己。
因此,以素颜挑战等方式接受自己,是女性挥向外界眼光的一记拳头,而不仅仅是一个网络热门 tag。
而在女明星变成这场运动的代言人的那一刻起,其反抗属性就消散殆尽了。
她们成为了真正定义“素颜美”的人,而这本是我们才能做的事情。
但想想,大蹭社会议题的热度,在营销自己的同时消解意义,不是明星们的传统艺能了吗?
前两年“打工人”的梗大火时,就有一大批明星立刻跳出来以这三个字自居。
当然了,他们肯定也算不上资本家。
可当双脚从未触过地的主儿非说和我们是一类人时,那种膈应也是够真实了。
劳苦大众的自我解嘲,又在明星的营销中被榨干了意义。
总之,愚蠢得令人好气又好笑。
一个现象是,现在的明星们好像特别喜欢在这种带有意义感的公众话题里蹭点热度,粉丝也热衷给自家哥哥姐姐立一个有点儿深度的人设,往往要么跟风吹,要么甚至主动制造话题。
但结果无一例外,几乎屡蹭屡翻。
归根究底,浅薄,是原罪。
大多数明星以及助 ta 营销的幕后人物,其实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理解严肃议题。
所以才会天真地以为这类议题也能被轻飘飘的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像蹭其它娱乐性事件的热度一样,达到名利双收的双赢。
无论是部分明星曾自称“打工人”,还是消费个别亡者,将娱乐业称为“高危行业”,亦或是顶着普通人化妆都达不到的“素颜”声称和解,明星和粉丝想打的不外乎都是“我与你一样”的共情牌。
怎么说呢?就,粉丝和明星还真是互相不拿自己当外人。
这一套营销,放在 20 世纪末的港娱或许还有些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