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罗琳始终深度参与 IP 的搭建,也是最大限度保证 IP 内容 " 原汁原味 " 的要素之一。
包括《漫威》在内的不少 IP 内容,会经常更换漫画和剧本作者。而 " 哈利 · 波特 " 由于 IP 的起源在于作者罗琳,她对演员的选角、剧本的走向等问题,都有较高的话语权。
在电影拍摄时,罗琳要求主角们必须由英国或爱尔兰人出演,一手推动了英国境内的演员海选工作,三人组的演员里艾玛 · 沃特森和鲁伯特 · 格林特几乎是完全的影视新人,男主角丹尼尔 · 雷德克里夫在出演哈利 · 波特之前,也只有过一次荧屏经历。
由于电影拍摄时小说尚未完结,所以罗琳也需要把关不少剧本中的改动。最为知名的一个例子,是为了帮助演员更好把握形象,罗琳提前为斯内普演员剧透了大纲中后面的内容。第一部电影拍摄时,剧组发现丹尼尔对美瞳过敏,也曾经为需不需要换瞳色询问过罗琳的意见,罗琳直接表示只要与哈利母亲的眼睛是一个颜色就可以——现在回看,似乎也是后续剧情的一种伏笔。
《被诅咒的孩子》是后续的 IP 开发中,罗琳唯一没有直接参与的剧本创作。《神奇动物》三部电影中,前两部都是由罗琳亲自撰写剧本,第三部的剧本也是罗琳和史蒂芬 · 科洛夫共同完成,后者是 " 哈利 · 波特 " 系列电影的主笔编剧之一。
不过,罗琳本身与 IP 的强绑定,也导致了系列电影与罗琳本人的双向影响。在罗琳深陷跨性别发言争议时,因系列电影而走红的不少演员与她的观点并不相同,引发了不少负面舆论。罗琳对于剧本的创作,似乎也不及专业人士严谨,电影粉丝向内容偏多。
目前,《神奇动物 3》先期口碑中 MTC 评分 47 分,映后豆瓣评分开分 6.7,均与上一部相比有所下滑。电影被诟病的原因也和上一部相差不多:支线分散,叙事混乱,政治剧情有些儿戏,甚至有不少网友直呼 " 上当 " ——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神奇动物前往电影院,小动物出现的频率却已经大幅减少。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那张电影票寄托了一种情感,只要和魔法世界的桥梁依然存在,他们仍然愿意走进那个世界,因为童年的情怀,也因为那个瑰丽的魔法世界,仍然被相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