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爱建集团的披露,他们曾计划以 15.24 亿元,认购云南曲靖市商业银行 19.50% 的股份。可这项股权转让协议并未获得监管审批,不得不终止投资。
但是,爱建集团随后发现,览海集团却顺利认购了该行 4.92 亿股,与云南省水务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列为第一大股东。
不仅如此,密春雷还投资 35 亿元,与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合资成立了内蒙中瀛天山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内蒙多处煤炭资源。
在参与保险、银行、汽车,以及能源等行业之后,密春雷的 " 览海系舰队 " 已具有相当规模,旗下实控企业达到 133 家。
在资本市场上的长袖善舞,为密春雷积累了巨额财富。
2020 年,览海集团未经审计总资产为 250.26 亿元、净资产 129.57 亿元,当年营业收入 75.31 亿元,净利润 1.6 亿元。
在同年的《胡润百富榜》中,42 岁的密春雷以 105 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 560 位。
这年,密春雷还因投资 60 亿元买下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一处商办地块,再次上了报纸头条。
人们通过照片发现,曾经儒雅清秀的密春雷似乎胖了许多,派头十足,俨然是上海滩新一代的商业大亨。
当时,一位财经作家用无比钦佩的口吻写道:" 从崇明出道,到进击上海滩,最后成为商界风云人物,密春雷似乎没有秘密,他有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生。"
那时的密春雷确实 " 了不起 ",无论事业和爱情上都令人羡慕。
这一年,47 岁的董卿通过《朗读者》再次回归央视,这是一档由她担任主持人、制作人、总导演的新栏目。
节目中,董卿深情款款地朗诵着手里的书信,尽显雍容华贵。
这对在演艺圈和商圈都属顶流的夫妇,让人见识到了什么是 " 妻以夫贵 , 夫以妻为荣 "。
但密春雷人生的 " 雷 ",已经随着他违规操作的信托计划悄然埋下。
10
2021 年 10 月,华谊兄弟因为资金紧张,宣布退出海南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的电影公社。
这里正是电影《芳华》的拍摄地,也是华谊兄弟最为重要的实景拍摄基地。
电影公社注册资本 2 亿,华谊兄弟投资 7000 万,占股 35%,退出的全部股份很快就被密春雷的上海览盛企业管理接盘。
只是此时的电影公社实在不尽人意,2020 到 2021 年累计亏损已超 1 亿元,而且受到疫情影响,几乎没有剧组来这边拍戏。
密春雷的此举令人费解,有人甚至猜测他是不是因为董卿的关系准备进军文化产业。
更关键的是,一直顺风顺水的 " 览海系 " 在这年开始接连 " 触雷 "。
其实,早在 2018 年," 览海系 " 的上海人寿因为股东公司涉嫌隐瞒关联关系、超比例持股、提供虚假材料等问题,被保监会下发了《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
这使得密春雷最看重的上海人寿在资本市场已经摇摇欲坠。
这年,览海集团作为担保人,所担保的武汉康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发生金融借贷纠纷,涉及 18 亿元资金。
随即,借贷方民生银行起诉,将 " 览海系 " 旗下的上海人寿所属的 2 亿多股权冻结。
而密春雷旗下的上市公司览海医疗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ST 海医)一笔增资购买资产的计划,因资质问题遭到上海证券会质询,被要求对其股权转让、股东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就在 *ST 海医就此宣布终止购买资产计划后,上海证券会再次发文表示要对其进行财务与业绩审计,*ST 海医股价随即再次应声下跌到 4 元 / 股。
消息出来后,向来低调的密春雷开始不断抛头露面,不是带队去某个城市调研考察,就是参加过去他很少出席的公司例会。
显然,密春雷是借助各类高调的 " 买买买 " 让股民放心,通过自己的频繁亮相给企业和下属打气。
可惜 " 览海系 " 这支舰队因为资金链问题早已千疮百孔,诸多信托业务实际都是借助资本杠杆硬扛着。当国家开始收紧金融政策后,整支 " 舰队 " 被早先埋下的 " 雷 " 不断炸翻。
密春雷的压力与日俱增,可他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2021 年 11 月,上海览海康复医院开业,密春雷出现在会场上。
他的现身让很多 " 览海人 " 窃窃私语,这种开业仪式,作为董事长的他以前几乎从不会出现。
2022 年 1 月,上海人寿召开 2021 年工作会议,密春雷最后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