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山河月明》北京卫视热播获良好口碑 国产历史剧回归正剧范儿电视剧《山河月明》北京卫视口碑不错。国产历史剧回归戏剧体裁。
讲述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迪成长历史的电视剧《山河月色》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作为近年来市场上不可多得的历史剧类型,其厚重的氛围让人眼前一亮,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历史剧回归正剧,既符合政策导向,也符合当下观众的口味需求。
强制执行新的长度规则来压缩虚构的情节
从单部剧的质量来看,《何山月明》的叙事风格稳健扎实,服务精准细腻,演员一般都是线上演技,应该算是水准线以上的作品。随着剧情的深入,很多观众发现,在《山河月色》中,一个蒙古公主的故事线被刻意加到了主角朱迪身上。按照通常的叙事逻辑,这个出人意料的角色应该有很多场景。但蒙古公主的出现令人费解,与故事中的朱迪没有太多交集。这个人物台词已经没脑子了。
另外根据该剧的拍摄记录,正式播出后原80集只保留了45集。这种剧变可能是因为近两年国内对电视剧长度的新规定。2019年,国产剧数量不得超过40集的新规生效。以前五六十集或者七八十集的长剧已经不符合播出标准了。2018年《山河明月》拍摄,按照原著长度自然不符合要求。要压缩一半的内容,就要对剧情做出取舍。
如果你查阅历史,你会发现在朱迪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没有蒙古公主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朱迪与徐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成为一段佳话。所以《山河月》中关于蒙古公主的戏码是原故事中虚构的情节,删除原因无可厚非。
少了戏剧性,少了难产,少了被人诟病。
近年来,国内话剧市场似乎鲜有历史剧。根据& ldquo国家广电总局官网& rdquo202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清单& rdquo统计显示,2021年各类剧498部,古代题材只有15部,大部分是& ldquo古代传奇题材& rdquo。这意味着,它和《山河月色》一样,包含在& ldquo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 rdquo历史剧,2021年,是为数不多的。
在剧评人杨文山看来,历史剧的产量比较少,和这个题材本身的创作生产规律有关。& ldquo一方面,在国产剧几十年的发展中,几乎所有历代帝王的故事都被讲了一遍又一遍,在题材的广度上很难有新意。另一方面,从深度来看,历史剧出现了《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巅峰之作,后来者几乎不可能超越。毕竟,他们既是历史学家又是编剧,除了刘和平,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rdquo
由于历史剧制作难度大,更加市场化的历史剧成为新的方向。从早年的《铁牙铜牙的纪晓岚》系列,到后来历史剧和偶像剧结合的古装历史剧,各个朝代的皇后和皇帝都被历史剧以男女主的方式演绎,几乎每次播出都遭到观众的诟病。这类剧被认为剧情过于悬疑,与历史不符,有误导性。被过度泛滥后,也直接导致了近年来历史剧的复习困难。杨文山透露,近年来有虚构情节的历史剧被要求装帧空,因此摆脱了历史剧的传统表达方式,变得更加商业化,能达到播出标准的历史剧更是凤毛麟角。
表现方式的创新再次赢得观众的心。
虽然可能会有剧情衔接的问题,但至少何山月明保证了剧情的表达。从该剧播出后获得的口碑反响来看,也给国产历史剧带来了一些希望。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还有很多历史剧要播。
这些历史剧涵盖了许多历史朝代,如汉、唐、北宋、明、清等。,如《天下长安》集中展现了初唐盛世,东汉开国皇帝大汉赋。除了皇帝的故事,还有历史名人的传记,如《大中医》讲述了宋代著名中医王之唯一传人王灵芝的故事,《明代哲学家阳明传》,以及展现才子乃至小人物生活的作品,如《显微镜下的大明》、《广州十三游》、《世界长河》、《人生若初次》等。
两年前虽然属于空的历史,但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创新的《长安最长的一天》播出后广受好评,也提升了历史剧的受众和市场价值。豆瓣上。com,《大秦帝国》历史剧评分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虽然四五年推出一部新剧,但观众口碑一直在8分以上。在即将播出的剧里,《天下长安》、《大汉之赋》、《人生如初见》等剧的呼声一直很高。
历史剧摆脱了过去那种死气沉沉、被年轻观众抛弃的收视困境,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批能够欣赏历史剧表达方式的观众。或许正在制作的历史剧应该抓住新的时代机遇,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注重表达创新,再创历史剧的新辉煌。